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89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导水装置包括第一压部、第二压部、以及连接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的连接部,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配合用于夹住太阳能光伏板,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和导水装置,导水装置的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分别与光伏板的上下表面抵接,导水槽的开口朝向光伏板侧面并与光伏板侧面配合形成排水通道。本技术采用导水槽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导水槽的两侧壁均能对光伏板形成引流的效果,且两侧壁之间由于水的粘力而互相引流并形成虹吸效应使水流更顺畅,加快水流速度,改善导水效果进而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及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节能减排的政策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不会引起环境污染,且安全可靠、无噪声、环保美观、故障率低、寿命长。

2、太阳能光伏板发电虽然便捷,但随着时间推移,太阳能光伏板会附上灰层、泥沙、积水,影响发电效率,人工清理太阳能光伏板操作繁琐且成本昂贵,而导水装置不仅可以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还能带走太阳能光伏板上的泥沙,用极低的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参阅图1和2所示,市面上现有导水装置100’仅设置筋条101’用于对光伏板200上的积水引流,无法对积水起到很好的引流和导向作用,因此导水水流小、速度慢,对太阳能光伏板200的发电效率的改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导水装置导水水流小和速度慢的问题,改善导水效果进而提高太阳能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包括第一压部、第二压部、以及连接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的连接部,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配合用于夹住太阳能光伏板,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

3、本技术采用导水槽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导水槽的两侧壁均能对光伏板形成引流的效果,且两侧壁之间由于水的粘力而互相引流从而使水流更顺畅,加快水流速度,改善导水效果进而提高太阳能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4、进一步,所述导水槽包括槽底部、以及连接于槽底部并间隔设置在槽底部两侧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第一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相对大于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

5、进一步,所述导水槽是u型槽,导水槽的第一槽顶部和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一侧壁,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更深。

6、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

7、进一步,每一所述连接部上设置至少一个导水槽。

8、进一步,所述导水槽由至少两个凸设在连接部内侧面的凸部形成,当凸部为两个时,两凸部间隔设置从而两凸部与夹设在两凸部之间的连接部内侧面形成所述导水槽,且两凸部凸出连接部内侧面的高度不同;当凸部为三个时,三凸部间隔设置从而三凸部与夹设在三凸部之间的连接部内侧面形成两个导水槽,且位于中间的凸部相对位于两侧的凸部凸出连接部内侧面的高度更高。

9、进一步,所述第二压部的用于与光伏板配合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凸纹。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和上述导水装置,导水装置的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分别与光伏板的上下表面抵接从而将导水装置与光伏板连接固定,连接部的内侧面朝向光伏板的侧面,导水槽的开口朝向光伏板侧面并与光伏板侧面配合形成排水通道。

11、进一步,所述导水槽包括槽底部、以及连接于槽底部并间隔设置在槽底部两侧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第一槽顶部与光伏板的侧面抵接,第二槽顶部与光伏板的侧面存在间隙,从而导水槽与光伏板配合形成具有开口的排水通道。

12、进一步,所述第二压部的上表面与光伏板抵接,第二压部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将原本通过筋条引流的导水装置改为通过导水槽引流,在水的粘力作用下,导水槽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之间的水能够汇聚,并使导水槽和光伏板侧面形成虹吸管道进一步增大引流的流量,一方面较大的流量便于将覆盖在光伏板上表面的泥沙带走,另一方面较大的水流向外溢出而增大排水面积,提升导水效率,能够排走更多的积水和泥沙,提升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包括第一压部、第二压部、以及连接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的连接部,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配合用于夹住太阳能光伏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所述导水槽包括槽底部、以及连接于槽底部并间隔设置在槽底部两侧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第一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相对大于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所述导水槽是U型槽,导水槽的第一槽顶部和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一侧壁,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更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部上设置至少一个导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由至少两个凸设在连接部内侧面的凸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部的用于与光伏板配合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凸纹。

6.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和导水装置,所述导水装置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导水装置的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分别与光伏板的上下表面抵接从而将导水装置与光伏板连接固定,连接部的内侧面朝向光伏板的侧面,导水槽的开口朝向光伏板侧面并与光伏板侧面配合形成排水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包括槽底部、以及连接于槽底部并间隔设置在槽底部两侧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第一槽顶部与光伏板的侧面抵接,第二槽顶部与光伏板的侧面存在间隙,从而导水槽与光伏板配合形成具有开口的排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部的上表面与光伏板抵接,第二压部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包括第一压部、第二压部、以及连接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的连接部,第一压部和第二压部配合用于夹住太阳能光伏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对光伏板上的积水引流;所述导水槽包括槽底部、以及连接于槽底部并间隔设置在槽底部两侧的第一槽顶部和第二槽顶部,第一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相对大于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之间在导水槽深度方向上的距离;所述导水槽是u型槽,导水槽的第一槽顶部和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一侧壁,第二槽顶部与槽底部连接形成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对第二侧壁更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部上设置至少一个导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导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由至少两个凸设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顶铝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