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8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氯酸铵分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乳白色悬浊液;(2)向所述悬浊液中滴加催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氟硅烷和盐酸多巴胺,在室温下反应6~24h;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化合物;(3)抽滤,用有机溶剂洗涤至滤液颜色澄清,烘干干燥,得到改性后的高氯酸铵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法实现聚多巴胺涂层对于高氯酸铵的均匀完整包覆,同时,引入含氟硅烷对聚多巴胺涂层进行交联,有效提高聚多巴胺对于高氯酸铵的界面覆盖率从而降低其感度,同时降低高氯酸铵的吸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氯酸铵改性,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氯酸铵作为一种高能氧化剂,具有氧含量高、生成焓大,它是爆破炸药、烟火药、固体推进剂等含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细高氯酸铵拥有更快的燃烧速度,但高氯酸铵的尺寸变小会导致其吸湿加剧和安全性能降低。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高氯酸铵进行改性。例如,采用钝感炸药、惰性有机物或氟化物、功能碳材料等作为包覆剂对高氯酸铵进行包覆。采用这些材料进行包覆时普遍存在着包覆剂与高氯酸铵相互作用弱,界面相容性差的缺点。研究发现多巴胺可发生自聚,并通过共价键、π-π堆积、氢键、配位作用等强作用力黏附在各种基材材料上。传统的聚多巴胺包覆工艺需要在碱性水介质中进行,对于水溶性的高氯酸铵并不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通过一步法实现聚多巴胺涂层对于高氯酸铵的均匀完整包覆,通过硅烷可对聚多巴胺涂层进行交联,在降低高氯酸铵感度的同时有效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乙胺、乙二胺、三乙胺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甲苯、石蜡油、白油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氯酸铵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6.625~26.5)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乙胺、乙二胺、三乙胺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甲苯、石蜡油、白油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氯酸铵与有机溶剂的比例为1g:(6.625~26.5)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采用聚多巴胺/含氟硅烷复合涂层对高氯酸铵进行降感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多巴胺、有机溶剂、催化剂的比例为1mg:(0.1~1)ml:(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翔黄亚峰田轩王金菲钟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