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机动车尚可预见的未来仍会使用内燃机驱动。无论选用何种类型的变速器,对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扭矩传递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在起动和传递平均扭矩的同时,应当削减扭转振动和旋转不均匀性。因此,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通常设置有减振装置,以便吸收和缓冲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的振动。
2、现有减振装置通常通过沿转动方向抵接在侧板与法兰之间的弹簧来吸收扭矩振动。弹簧安装在侧板和法兰上的弹簧窗口中。由于减振装置需要在两个相反的转动方向上传递扭矩,因此每个弹簧窗口的周向两端都将会抵接弹簧。这意味着,当弹簧窗口的一端压缩弹簧时,同一弹簧窗口的另一端总是同向地转动而远离弹簧。为了约束弹簧窗口中的弹簧,防止弹簧与弹簧窗口的边缘接触而产生磨损,可以在弹簧窗口的两端形成插入弹簧中的突起。但是,突起在其所在的一端远离弹簧运动时将会部分地脱离弹簧,从而在突起与弹簧之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将会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减振装置。
2、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振装置而得到解决。该减振装置包括侧板组件、法兰组件、输出毂和多个减振弹簧,侧板组件、法兰组件和输出毂同轴地布置。其中,法兰组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多个减振弹簧包括沿周向抵接在侧板组件与第一法兰之间的第一减振弹簧以及沿周向抵接在侧板组件与第二法兰之间的第二减振弹簧,其中,侧板组件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侧板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簧窗口,多个减振弹簧分别容纳在多个弹簧窗口中,第一减振弹簧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第一法兰之间,第二减振弹簧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第二法兰之间。这种设计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部件。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各自包括环形的主体部分和从主体部分沿径向延伸出的凸耳,第一减振弹簧沿周向抵接在第一法兰的凸耳与侧板组件之间,第二减振弹簧沿周向抵接在第二法兰的凸耳与侧板组件之间。法兰通过凸耳来抵接减振弹簧,省略了法兰上的弹簧窗口,使得法兰的结构简化,并且减少了与减振弹簧的接触区域。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侧板组件和/或第一法兰的凸耳和/或第二法兰的凸耳各自包括插入到相应的减振弹簧中的限位突起。限位突起可以约束减振弹簧,抑制减振弹簧在垂直于弹簧伸缩方向的任何方向上的运动。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减振装置还包括固定在侧板组件上的多个止挡件,第一法兰的凸耳和第二法兰的凸耳分别在周向上约束在相应的止挡件与抵接相应减振弹簧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之间的区域中。通过止挡件的约束,可以防止法兰的凸耳在非传扭状态下转动远离相应的减振弹簧。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减振装置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减振弹簧和多个第二减振弹簧,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各自包括相应的多个凸耳。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减振装置的整个周向空间来布置较多的减振弹簧,从而提高减振能力。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多个第一减振弹簧和多个第二减振弹簧沿周向交替分布。这使得两个转动方向上的扭矩传递效果更接近。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多个止挡件在周向上约束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转动范围,使得每个凸耳的周向运动范围不重合。止挡件和弹簧窗口将两个法兰上的多个凸耳各自的运动范围区隔开来,从而防止了不同法兰上的凸耳之间的干涉。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轴向间隔开并且相互固定连接,法兰组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每个侧板上的弹簧窗口的侧壁可以相向地凹入,从而便于抵接减振弹簧。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分别在径向内侧具有键齿,输出毂在径向外侧具有键齿,输出毂的键齿在周向上位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键齿之间,第一法兰的键齿仅能够沿第一转动方向抵接输出毂的键齿,第二法兰的键齿仅能够沿第二转动方向抵接输出毂的键齿。这种设计使得两个法兰只能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驱动输出毂,并且每个法兰能够驱动输出毂的方向总是与自身能够接受侧板组件驱动的方向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装置,包括侧板组件、法兰组件、输出毂(5)和多个减振弹簧,所述侧板组件、所述法兰组件和所述输出毂(5)同轴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簧窗口,所述多个减振弹簧分别容纳在所述多个弹簧窗口中,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法兰(3)之间,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法兰(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各自包括环形的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沿径向延伸出的凸耳,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沿周向抵接在所述第一法兰(3)的凸耳与所述侧板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沿周向抵接在所述第二法兰(4)的凸耳与所述侧板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和/或所述第一法兰(3)的凸耳和/或所述第二法兰(4)的凸耳各自包括插入到相应的减振弹簧中的限位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和多个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各自包括相应的多个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和多个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沿周向交替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止挡件在周向上约束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的转动范围,使得每个凸耳的周向运动范围不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沿轴向间隔开并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组件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分别在径向内侧具有键齿,所述输出毂(5)在径向外侧具有键齿,所述输出毂(5)的键齿在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的键齿之间,所述第一法兰(3)的键齿仅能够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抵接所述输出毂(5)的键齿,所述第二法兰(4)的键齿仅能够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抵接所述输出毂(5)的键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装置,包括侧板组件、法兰组件、输出毂(5)和多个减振弹簧,所述侧板组件、所述法兰组件和所述输出毂(5)同轴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弹簧窗口,所述多个减振弹簧分别容纳在所述多个弹簧窗口中,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法兰(3)之间,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抵接在相应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法兰(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3)和所述第二法兰(4)各自包括环形的主体部分和从所述主体部分沿径向延伸出的凸耳,所述第一减振弹簧(6a)沿周向抵接在所述第一法兰(3)的凸耳与所述侧板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减振弹簧(6b)沿周向抵接在所述第二法兰(4)的凸耳与所述侧板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和/或所述第一法兰(3)的凸耳和/或所述第二法兰(4)的凸耳各自包括插入到相应的减振弹簧中的限位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板组件上的多个止挡件,所述第一法兰(3)的凸耳和所述第二法兰(4)的凸耳分别在周向上约束在相应的止挡件与抵接相应减振弹簧的弹簧窗口的侧壁之间的区域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荣亭,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