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个体呼吸防护装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
技术介绍
1、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是消防救援人员在应急救援处置作业时,为保护自身免遭浓烟、毒气、缺氧等侵害而背负的一种呼吸防护装备。广泛应用于矿山事故救援、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消防救援等领域。使用时,通过呼吸装备自身携带的压缩氧与呼出并经处理后混合于气囊内气体,形成了一种闭路循环,与外界大气环境完全隔绝,以保证其呼吸安全。
2、目前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按期防护时间区别,一般有120min和240min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其自重大多在14~16kg,而目前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大多通过呼吸器的外壳直接连接肩带、腰带及腰带,背负时,呼吸器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肩部,长时间佩戴感觉很不舒适,而且由于肩部受力大,影响救援人员双臂的施力,对救援活动的开展有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处置的效率。
3、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肩部受力小,使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的重量主要集中在佩戴人员腰部的背负装置。通过在外壳上增加一套硬质腰夹装置,使正压式氧气呼吸器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腰部,减轻肩部受力,从而消除人体长时间背负装备开展救援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肩部施力受阻的现象,增加装备佩戴的舒适性,更好地开展救援处置工作,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缓应急救援人员长时间佩戴呼吸器造成肩部受力大,开展救援工作施力受阻,佩戴不舒适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硬质
3、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连接时,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形成空腔,呼吸机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外壳上设置有两条肩带,所述下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分担肩带的受力的分力机构,所述分力机构包括:
4、腰板,所述腰板通过装配组件可拆卸设置在下外壳上;
5、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位于腰板上方的下外壳上,两条所述肩带均设置在背板上;
6、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腰板和背板连接为一个整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呼吸器安装在上外壳和下外壳内,上外壳和下外壳配合对呼吸器进行固定且同时对呼吸器进行保护,在下外壳上固定背板并在背板上安装肩带,从而使得人体背负呼吸器时肩部和背部一起受力,然后再在下外壳上安装腰板并通过连接组件将腰板与背板连接起来,从而将肩带、背板和腰板均连接为了一个整体,使得人体在背负呼吸器时肩背腰同时受力,缓解了应急救援人员由于长时间佩戴呼吸器造成肩部受力过大,而使得开展救援工作施力受阻,佩戴不舒适等问题。
8、可选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9、金属垫板,所述金属垫板设置在下外壳上,所述金属垫板表面上沿竖直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10、螺钉,所述螺钉的螺纹端水平穿过腰板与金属垫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头部抵紧在腰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外壳上固定金属垫板并在金属垫板上沿竖向开设多个螺纹孔,从而根据不同身高体型的人员可对腰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将腰板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拧动螺钉与金属垫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即可,从而完成了腰板与下外壳之间的固定工作,且扩大了腰板对于不同身高体型的人员的适应范围。
12、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13、腰垫,所述腰垫垫设在腰板远离下外壳的一侧,所述腰垫为由硬质海绵制成的腰垫;
14、竖带,所述竖带一端设置在背板上,所述竖带另一端与腰垫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腰板上垫设腰垫,腰垫对佩戴人员的腰部与腰板之间进行缓冲,避免了腰板上的螺钉头部直接与佩戴人员腰部接触,提高了人员佩戴的舒适性,对佩戴人员腰部进行了保护,竖带将腰垫与背板连接起来,从而使得腰垫与背板形成一个整体,将呼吸器的重量分散部分到了腰上,减缓了佩戴人员在长时间的佩戴工作中肩背部的压力。
16、可选的,所述腰垫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腰带和右腰带,所述左腰带靠近右腰带的一端上设置有母扣,所述右腰带靠近左腰带的一端上设置有公扣,所述公扣和母扣扣合后,所述左腰带、右腰带和腰垫配合包围人体的腰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腰垫上设置左腰带和右腰带,移动左腰带和右腰带使得左腰带和右腰带上的公扣和母扣扣接,左腰带和右腰带配合对佩戴人员的腰部进行缠绕固定,从而提高了佩戴人员背负下外壳的稳定性,且使得佩戴人员的腰部受力更均匀。
18、可选的,所述腰垫上设置有用于对左腰带和右腰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19、两个调节腰夹,两个所述调节腰夹分别转动设置在腰垫的两端,两个所述调节腰夹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调节腰夹内部中空且侧壁上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通孔;
20、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设置在调节腰夹内部,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个穿接孔,所述左腰带和右腰带分别穿入两个调节腰夹的通孔中,然后所述左腰带和右腰带绕过滑块并穿过滑块内的穿接孔,最后所述左腰带和右腰带从调节腰夹的开口处穿出,所述滑块与调节腰夹配合对左腰带和右腰带的位置进行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左腰带和右腰带通过调节腰夹的开口进入到调节腰夹内然后绕过滑块上的穿接孔后再冲调节腰夹中穿出,从而通过滑块和调节腰夹的配合实现了对左腰带和右腰带的固定工作,且通过移动滑块即可对左腰带和右腰带的松紧进行调节,方便快捷,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
22、可选的,所述滑块靠近调节腰夹端部开口处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面。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侧壁上开设弧形的到导向面,从而便于左腰带和右腰带在进行安装时能够顺利伸入到调节腰夹内,提高了左腰带和右腰带安装的便利性。
24、可选的,所述调节腰夹上设置有拉带,所述拉带两端分别与调节腰夹和肩带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腰夹和肩带上设置相互连接的拉带,从而使得调节腰夹和肩带也形成了一个受力的整体,使得左腰带和右腰带也能对肩带受到的力进行分担,提高了分力效果。
26、可选的,所述肩带上设置有用于对拉带长度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27、调节扣,所述调节扣设置在拉带上,所述调节扣上开设有调节孔;
28、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设置在调节扣上,所述调节环一端位于调节孔上,所述拉带靠近肩带的一端先穿过调节孔,然后绕过所述调节环后再穿回到调节孔内并穿出。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肩带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时,拉动穿过调节扣和调节环的拉带即可对拉带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背起肩带,肩带受力后调节扣和调节环即配合夹紧拉带,从而对拉带的长度进行固定,提高了拉带对于不同身高体重的人员的适应性。
3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所述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连接时,所述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之间形成空腔,呼吸机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外壳(12)上设置有两条肩带(13),所述下外壳(12)上设置有用于分担肩带(13)的受力的分力机构(2),所述分力机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垫(24)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腰带(14)和右腰带(15),所述左腰带(14)靠近右腰带(15)的一端上设置有母扣(16),所述右腰带(15)靠近左腰带(14)的一端上设置有公扣(17),所述公扣(17)和母扣(16)扣合后,所述左腰带(14)、右腰带(15)和腰垫(24)配合包围人体的腰部。
5.根据权利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2)靠近调节腰夹(41)端部开口(43)处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面(4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腰夹(41)上设置有拉带(18),所述拉带(18)两端分别与调节腰夹(41)和肩带(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13)上设置有用于对拉带(18)长度进行调节的第二调节组件(5),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所述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连接时,所述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之间形成空腔,呼吸机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外壳(12)上设置有两条肩带(13),所述下外壳(12)上设置有用于分担肩带(13)的受力的分力机构(2),所述分力机构(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质腰夹正压式氧气呼吸器背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垫(24)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腰带(14)和右腰带(15),所述左腰带(14)靠近右腰带(15)的一端上设置有母扣(16),所述右腰带(15)靠近左腰带(14)的一端上设置有公扣(17),所述公扣(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源,张守政,戚连福,钱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亚安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