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医用导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介入治疗是现代医学一种新型高科技微创性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适应症多、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其中介入导管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用导管的材料的韧性对给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若导管过软会导致导管推进远端血管操作困难,经常发生导管易弯、易折的情况,但若导管过硬,则会对病人的血管、组织或细胞等造成伤害。
2、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弹性、生物相容性,是被研究最广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之一,但是聚氨酯具有的疏水性能使其在人体内使用时摩擦较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聚氨酯存在受热、光、氧气影响也老化的问题,不利于聚氨酯导管的长期储存和使用;并且聚氨酯材料本身没有杀菌功能,在作为导管介入治疗过程中会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
3、专利cn110330619b公开了一种含有内酯基团的医用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医用导管,该申请制备的医用导管在体外具有较高的刚性,进入人体血管后柔软度显著增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的三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圆柱形树脂内层、支撑骨架和聚合物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为15000-2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为不锈钢、NiTi合金、钨钢、液晶高分子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以网状弹簧连接的编织网;编织网的长度≤圆柱形树脂内层和聚合物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的三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圆柱形树脂内层、支撑骨架和聚合物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为15000-2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为不锈钢、niti合金、钨钢、液晶高分子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以网状弹簧连接的编织网;编织网的长度≤圆柱形树脂内层和聚合物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润滑性无缝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二元醇、二元胺和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贤男,舒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璞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