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54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3
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属于结构试验领域,首先,确定设计变量、试验加载变量,仿真计算力学场数据并组装快照矩阵。其次,计算各设计变量对应的降阶基系数。第三,构建设计变量到降阶基系数的代理模型,当精度不足时扩大快照矩阵,重新上述步骤,得到最终降阶模型。第四,在试验阶段实时获取试验数据及当前设计变量,当存在加载偏差时,通过最终降阶模型计算力学场数据。最后,将试验数据及力学场数据融合构建数字孪生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便于集成于传统试验;可解决由于加载偏差导致的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实际加载信息输入降阶模型,实现仿真数据的在线高效高精度更新,完成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提高数字孪生体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降阶计算领域,涉及一种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1、现阶段,结构试验是装备设计开发的必要环节,用于检测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性能在典型服役工况下是否能达到指标要求,可为结构设计合理性、生产工艺安全性等提供评判依据。传统结构试验往往基于有限试验测点实现,比如中国专利zl202210305360.7,专利名称为一种实时监测飞机机体结构强度的系统,其中指出,针对飞机机体结构强度试验,记录有限元计算结果中应力集中的多个位置,根据这些部位,在飞机结构件上对应的位置粘贴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获取离散试验数据以此达到监测飞机机体结构强度的目的。该方法得到的离散试验数据难以保证结构应力监测覆盖度,当结构关键区域布设传感器位置不准确时,将无法得到结构真实应力状态导致对结构强度性能的误判。

2、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的试验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融合得到结构试验数字孪生体,即可实现结构整体力学场的实时监测,比如中国专利zl202311165716.2,专利名称为基于深度学习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首先,确定设计变量类型、计划试验加载变量,同时针对设计变量采样,仿真计算力学场数据并组装快照矩阵;其次,使用模型降阶方法处理第一步构造的快照矩阵,基于模型降阶方法获取缩减基矩阵并计算出各设计变量对应的降阶基系数;第三,构建设计变量到降阶基系数的代理模型,当精度不足时,进一步通过补充采样点并扩大快照矩阵,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精度结果在指定的精度范围,完成最终降阶模型的构建;第四,在试验进行阶段,实时获取试验数据及当前设计变量,当当前设计变量与计划试验加载变量产生偏差时,通过最终降阶模型计算力学场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首先,确定设计变量类型、计划试验加载变量,同时针对设计变量采样,仿真计算力学场数据并组装快照矩阵;其次,使用模型降阶方法处理第一步构造的快照矩阵,基于模型降阶方法获取缩减基矩阵并计算出各设计变量对应的降阶基系数;第三,构建设计变量到降阶基系数的代理模型,当精度不足时,进一步通过补充采样点并扩大快照矩阵,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精度结果在指定的精度范围,完成最终降阶模型的构建;第四,在试验进行阶段,实时获取试验数据及当前设计变量,当当前设计变量与计划试验加载变量产生偏差时,通过最终降阶模型计算力学场数据;最后,将试验数据及最终降阶模型计算得到的力学场数据融合,构建数字孪生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1.1)中,设计变量及其对应的设计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加载偏差的试验数字孪生体动态校正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阔夏秋实王博时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