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48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缆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该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包成型组件、第一加热机构、第一挤压轮组以及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纵包成型组件用于将铜带包裹在缆芯外侧,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用于将铜带内的空气加热,所述第一挤压轮用于将铜带与缆芯贴合并挤出铜带内的空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用于将铜带的合缝处密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铜带纵包成型后,铜带内部会留存空气,会导致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内部空气在热胀冷缩下体积变化大,容易对绝缘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缆生产制造,具体涉及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双极缆可用于海底观测网系统,传统的海底光缆分为有中继和无中继,前者中的铜管主要为中继器等湿端设备供电,后者主要用于故障定位。但是在海底观测网系统中,需要连接的湿端设备较多且需要反向信号传输。所以需要所用的海底光缆含有双极性结构。一般来说,双极缆第一极采用的是焊接后的铜管,并随后挤塑绝缘层,用以隔绝两极。第二极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在内绝缘层外焊接铜管或者在内绝缘层外纵包铜带。

2、在内绝缘层外纵包铜带的方式中需采用铜带纵包成型装置,但是现有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内部缆芯为绝缘护套,外径波动较大,铜带纵包成型后,铜带内部会留存空气,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内部空气在热胀冷缩下体积变化大,容易对铜带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铜带纵包成型后,铜带内部会留存空气,会导致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内部空气在热胀冷缩下体积变化大,容易对绝缘造成损伤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包成型组件、第一加热机构、第一挤压轮组以及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纵包成型组件用于将铜带包裹在缆芯外侧,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用于将铜带内的空气加热,所述第一挤压轮用于将铜带与缆芯贴合并挤出铜带内的空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用于将铜带的合缝处密封。>

4、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挤压轮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挤压轮,所述第一挤压轮均配有第一张力调节器,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用于调节对应所述第一挤压轮的挤压力,使穿过的铜带贴合缆芯。

5、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纵包成型组件和第一加热机构之间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铜带合缝的位置,并配合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调节所述第一挤压轮的挤压力使所述铜带的合缝朝上。

6、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位于所述铜带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位于所述铜带的上方。

7、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包括调节件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挤压轮的转轴上,所述调节件抵持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预紧力。

8、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该铜带纵包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挤压轮组,其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之后,用于使所述铜带与缆芯贴合。

9、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挤压轮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二挤压轮,所述第二挤压轮均配有第二张力调节器,所述第二张力调节器用于调节两组所述第二挤压轮的挤压力,使穿过的铜带贴合缆芯。

10、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均包括内管和包裹在所述内管端部外侧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用于调节所述内管的管口温度。

11、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纵包成型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轮组、喇叭模和第二成型轮组。

12、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成型轮组、喇叭模和第二成型轮组均设有底座,并可在所述底座上调整竖向方向的位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方案利用第一加热机构、第一挤压轮组以及第二加热机构的配合,通过第一加热机构将铜带内的空气加热从合缝中挤出,第一挤压轮组将铜带内的空气进一步挤压出来,并使铜带与缆芯贴合,然后通过第二加热机构将铜带的合缝处密封,减小外界气体再次进入的可能性,在第二加热机构之后还设置第二挤压轮组,铜带经过第二加热机构后还是软的状态,第二挤压轮组可使铜带与缆芯进一步贴合。实现将铜带纵包成型后,铜带内部会留存的空气尽可能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包成型组件(1)、第一加热机构(2)、第一挤压轮组(3)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所述纵包成型组件(1)用于将铜带包裹在缆芯外侧,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用于将铜带内的空气加热,所述第一挤压轮组(3)用于将铜带与缆芯贴合并挤出铜带内的空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用于将铜带的合缝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轮组(3)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挤压轮(31),所述第一挤压轮(31)均配有第一张力调节器(32),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用于调节对应所述第一挤压轮(31)的挤压力,使穿过的铜带贴合缆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成型组件(1)和第一加热机构(2)之间设有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所述铜带合缝的位置,并配合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调节所述第一挤压轮(31)的挤压力使所述铜带的合缝朝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位于所述铜带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位于所述铜带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包括调节件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挤压轮(31)的转轴上,所述调节件抵持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预紧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挤压轮组(6),其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之后,用于使所述铜带与缆芯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轮组(6)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二挤压轮(61),所述第二挤压轮(61)均配有第二张力调节器(62),所述第二张力调节器(62)用于调节两组所述第二挤压轮(61)的挤压力,使穿过的铜带贴合缆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和第二加热机构(4)均包括内管(241)和包裹在所述内管(241)端部外侧的液冷管(242),所述液冷管(242)用于调节所述内管(241)的管口温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成型组件(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轮组(11)、喇叭模(12)和第二成型轮组(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轮组(11)、喇叭模(12)和第二成型轮组(13)均设有底座(7),并可在所述底座(7)上调整竖向方向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纵包成型组件(1)、第一加热机构(2)、第一挤压轮组(3)以及第二加热机构(4),所述纵包成型组件(1)用于将铜带包裹在缆芯外侧,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用于将铜带内的空气加热,所述第一挤压轮组(3)用于将铜带与缆芯贴合并挤出铜带内的空气,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用于将铜带的合缝处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轮组(3)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挤压轮(31),所述第一挤压轮(31)均配有第一张力调节器(32),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用于调节对应所述第一挤压轮(31)的挤压力,使穿过的铜带贴合缆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成型组件(1)和第一加热机构(2)之间设有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所述铜带合缝的位置,并配合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调节所述第一挤压轮(31)的挤压力使所述铜带的合缝朝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2)位于所述铜带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机构(4)位于所述铜带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纵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调节器(32)包括调节件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庆亮许伟李哲宁张清漪林志鹏符策城何茂友陈燕丽刘石军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