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42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属于高精度钣金折弯技术领域,包括左、右两个运动组件。左、右运动组件采用滚珠丝杠传动,丝杠螺母带动托板上下移动,托板安装在两根直线导轨上,保证与底板的垂直,上、下轴承座和导轨都安装在立柱支架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钣金折弯前根据折弯角度计算上模的下移距离。两个伺服电机用同步控制卡实现左右两个运动模组同步运动,精确控制上模的移动距离,以此来精确钣金的折弯角度。超声波换能器安装在基板上,变幅杆将超声能量放大后通过上模安装板传到上模,在折弯过程中,上模的高频振动将传递到折弯钣金的折弯处,以此来减少折弯处的应力集中,遏制钣金的回弹,保证钣金的折弯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精度钣金折弯,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1、钣金折弯是对金属薄板进行冷加工得到相应形状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非标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多个制造行业。但是钣金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折弯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弹,这就导致钣金的折弯精度会受影响。

2、专利号为cn2194429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钣金v型自由折弯用防回弹机构,该机构在液压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令下模块朝下方缓慢移动,压板优先接触至钣金件,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柱朝套筒的内部延伸,同时对内部的支撑弹簧造成挤压,随后弯折头接触至钣金件,完成弯折步骤,此时压板的底部的平面完全与钣金件的倾斜面相贴合,随后上模块抬升,弯折头逐渐与钣金件发生分离,但是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柱下方的压板紧紧地抵住钣金件,从而避免弯折头上升的过程中下方钣金件因应力作用发生回弹。

3、该装置将防回弹机构加装在折弯机构上面,但是这种方式一种模具只能成型一种角度,在一个钣金件上可能需要多种角度的折弯,这样就得替换多种模具才能对一个钣金件折弯成型,且应力并不会完全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包括左运动组件(1)、折弯组件(2)、底板(3)、右运动组件(4)、底板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与右运动组件(4)为相同结构的运动组件,且都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底板(3)下面安装有底板横梁(5)。所述折弯组件(2)安装在所述左运动组件(1)和右运动组件(4)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和右运动组件(4)的立柱支架(113)固定在底板(3)上,立柱支架的中间安装有上轴承座(112)和下轴承座(103),上轴承座(112)和下轴承座(103)中间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包括左运动组件(1)、折弯组件(2)、底板(3)、右运动组件(4)、底板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与右运动组件(4)为相同结构的运动组件,且都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底板(3)下面安装有底板横梁(5)。所述折弯组件(2)安装在所述左运动组件(1)和右运动组件(4)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和右运动组件(4)的立柱支架(113)固定在底板(3)上,立柱支架的中间安装有上轴承座(112)和下轴承座(103),上轴承座(112)和下轴承座(103)中间安装有丝杠(105),滚珠螺母(110)安装在丝杠(105)上。丝杠(105)做旋转运动时,滚珠螺母(110)做上下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右运动组件(4)的动力来源为两台高精度、高扭矩的伺服电机(119),伺服电机(119)输出端接有减速机(118),将扭矩放大。减速机(118)与丝杠(105)通过同步带(117)连接,立柱支架(113)两端平行安装两根直线导轨(102),且直线导轨(102)与丝杠(105)平行。托板(109)两端安装在导轨滑块(111)上,中间与滚珠螺母(110)固定。丝杠(105)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滚珠螺母(110)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托板(109)上下垂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低应力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运动组件(1)与右运动组件(4)还安装有光电限位开关(108),当所述托板(109)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光电限位开关(108)会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伺服电机(119)停止运转。光电限位开关(108)安装在传感器支架(107)上,光电限位开关(108)可以在传感器支架(107)凹槽内上下移动,调整限位位置。传感器支架(107)通过两个传感器安装板(106)固定在立柱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奕超王鹏宋健程世杰王钬杰
申请(专利权)人:康硕山西低应力制造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