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37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2
本技术涉及反光膜成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柱、加热辊、辊轴、限位辊和摩擦棒;外壳底部连接多个支撑柱,外壳具有相互连通的壳体A和壳体B,为类“厂”形;壳体A和壳体B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热辊和辊轴均位于壳体A内并靠近进料口,且转动连接壳体A的内壁外壳;加热辊和辊轴之间留有用于供反光膜通过的间隙;外壳上设有驱动加热辊和辊轴反向同速旋转的驱动机构;限位辊和摩擦棒均转动连接壳体B的内壁。本技术设置多个加热降温装置,使荧光粉充分与反光膜融合,并用摩擦棒和刮板去除反光膜静电和荧光粉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光膜成膜,尤其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技术介绍

1、微棱镜反光膜或反光片生产成膜方法为将基材加热,用表面具有微棱镜条纹的板状模具压迫基材或者将基材压在板状模具上进行塑形,基材塑形后冷却可在表面形成微棱镜条纹,目前现有的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采用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对反光膜进行压膜,通过热压辊直接对反光膜进行热压成型,虽然现有的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能对反光膜进行热压成型,但容易导致反光膜受热不均,进而造成反光膜局部阵列结构存在缺失或者填充不满,从而影响反光膜的质量。

2、授权公开号为cn209682364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光膜logo压制装置,包括液压装置、模具安装件、压台;所述液压装置垂直设置,所述液压装置的升降端朝下;所述模具安装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端的端部,所述模具安装件下方安装有logo模具;所述logo模具为钢板,钢板上设置有logo镂空区;所述压台固定设置于logo模具的下方。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反光膜反复的冷却和加热,使反光膜上荧光粉能更好的与反光膜进行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柱、加热辊、辊轴、限位辊、摩擦棒和刮板;

3、外壳的底部连接多个支撑柱,外壳具有相互连通的壳体a和壳体b,壳体a水平设置,壳体b连接壳体a并朝向远离壳体a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壳体a和壳体b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刮板位于壳体b内出料口一端,加热辊和辊轴均位于壳体a内并靠近进料口,且转动连接壳体a的内壁外壳;加热辊和辊轴之间留有用于供撒粉后反光膜夹持通过的间隙;外壳上设有用于驱动加热辊和辊轴反向同速旋转的驱动机构;

4、限位辊和摩擦棒均位于壳体b内并沿进料口朝向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分布,限位辊和摩擦棒均转动连接壳体b的内壁;

5、撒粉后反光膜出料口进入壳体a并经加热辊和辊轴夹持输送,待撒粉反光膜依次压紧限位辊和摩擦棒并从出料口脱离壳体b。

6、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7、加热辊和辊轴同一侧的安装轴均伸出壳体a并分别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电机连接外壳,并传动连接加热辊的安装轴或辊轴的安装轴。

8、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盘、传动辊、安装架和出水盘;

9、安装架连接壳体a设有进料口的外端面;传动辊两端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均转动连接安装架;传动辊和两个转轴均为中空结构;一侧的转轴转动连接进水盘并与进水盘连通;另一侧的转轴转动连接出水盘并与出水盘连通。

10、优选的,还包括微棱镜;加热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微棱镜,且微棱镜为倒梯形结构。

11、优选的,还包括方形轴、导热架和加热管;

12、方形轴连接外壳的内侧,方形轴的外表面连接导热架,导热架的内部可拆卸连接加热管。

13、优选的,还包括风扇;

14、风扇设有两组,一组风扇安装在外壳a内,且齐出风方向朝向加热辊,另一组风扇安装在外壳b内,且齐出风方向朝向加热管。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将外壳分为壳体a和壳体b,以及将壳体a水平设置,壳体b倾斜设置,同时在壳体a的内部安装加热辊和辊轴的设置,并在壳体b的内部安装限位辊和摩擦棒的设置,以及在外壳输出端口连接刮板的设置,从而使待撒粉反光膜在进入外壳内被加热辊和辊轴夹持加热输送,限位辊压紧,摩擦棒去静电,同时加热辊对待撒粉反光膜进行加热,使待撒粉反光膜上荧光粉可以快速与反光膜融合,且更加服帖;底部的荧光粉残留可以进行刮除。

16、通过在外壳输入端安装传动辊以及安装架,并在传动辊两端连接进水盘和出水盘的设置,并在限位辊和摩擦棒之间安装方形轴,以及在方形轴的外侧连接导热架和加热管的设置,同时在外壳内靠近加热辊和加热管处安装风扇的设置,从而使待撒粉反光膜在外壳内部可进行二次加热,但不至于温度过高。减少了反光膜损毁的可能,并使反光膜上荧光粉能更好的与反光膜进行融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支撑柱(2)、加热辊(9)、辊轴(10)、限位辊(11)、摩擦棒(12)和刮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盘(3)、传动辊(4)、安装架(5)和出水盘(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棱镜;加热辊(9)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微棱镜,且微棱镜为倒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形轴(15)、导热架(16)和加热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支撑柱(2)、加热辊(9)、辊轴(10)、限位辊(11)、摩擦棒(12)和刮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盘(3)、传动辊(4)、安装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新顾红刚尹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锐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