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435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2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口模块在检测到AXI模块的读地址有效端口A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AXI模块的读地址端ARADDR中采集第一地址信息,并将第一地址信息传输到地址端addr,并控制读标志端rd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第二设备准备读取第一地址信息;在间隔半个时钟周期后,接口模块控制使能端c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第二设备开始读取第一地址信息;将数据端data中的第一目标数据传输到AXI模块的读数据端RDATA;接口模块在检测到AXI模块的读数据已准备端RREADY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控制AXI模块的读数据有效端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使AXI模块从读数据端RDATA中读取第一目标数据。该方案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高级可扩展接口(advancedextensible interface,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axi总线是一种高性能、高带宽及低延迟的芯片内总线。若芯片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通常的做法是,芯片内部采用axi总线进行通信,通信完毕后将axi数据再打包进低速协议,然后通过低速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这种方式导致数据传输时间较长,数据传输效率仍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读标志端rd、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3、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读地址有效端a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读地址端araddr中采集第一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传输到所述地址端addr,并控制所述读标志端rd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准备读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4、在间隔半个时钟周期后,所述接口模块控制所述使能端c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开始读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同时,从所述数据端data中采集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传输到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端rdata;

5、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已准备端rready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控制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有效端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使所述axi模块从所述读数据端rdata中读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

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写标志端wr、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7、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写地址有效端aw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写地址端awaddr中采集第二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传输到所述地址端addr,并控制所述写标志端wr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准备读取所述第二地址信息;

8、在间隔第一指定时长之后,所述接口模块控制所述使能端c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使所述写标志端wr的输出信号有效;在检测到axi模块的写数据有效端w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写数据端wdata中采集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端data,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设备读取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定时长小于或等于2个时钟周期;

9、在间隔第二指定时长之后,所述接口模块控制所述使能端cs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其中,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小于或等于1个时钟周期。

10、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axi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的读标志端rd、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

11、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读地址有效端a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读地址端araddr中采集第一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传输到所述地址端addr,并控制所述读标志端rd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准备读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

12、所述接口模块,在间隔半个时钟周期后,控制所述使能端c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开始读取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同时,从所述数据端data中采集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传输到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端rdata;

13、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已准备端rready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控制所述axi模块的读数据有效端r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使所述axi模块从所述读数据端rdata中读取所述第一目标数据。

14、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axi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的写标志端wr、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

15、所述接口模块,在检测到所述axi模块的写地址有效端aw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写地址端awaddr中采集第二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传输到所述地址端addr,并控制所述写标志端wr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准备读取所述第二地址信息;

16、所述接口模块,在间隔第一指定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使能端c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使所述写标志端wr的输出信号有效;在检测到axi模块的写数据有效端wvalid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从所述axi模块的写数据端wdata中采集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端data,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设备读取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定时长小于或等于2个时钟周期;

17、所述接口模块,在间隔第二指定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使能端cs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以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其中,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小于或等于1个时钟周期。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axi模块的读数据已准备端rready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之前,接口模块已经将第二设备传输的与第一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数据写入到axi模块的读数据端rdata,相比传统方式在axi模块的读数据端rdata中写入数据的时序提前了2个时钟周期,从而缩短了数据传输时间,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读取效率。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使能端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第一设备中的接口模块便可以将第二目标数据写入第二设备中,而传统方式需要在写响应应答完成之后才可以将第二目标数据写入第二设备中,由于上述使能端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操作是在axi模块执行写响应应答之前执行的,从而缩短了数据传输时间,提高了设备间的数据写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读标志端rd、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硬件环境包括以下之一:

3.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写标志端wr、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定时长包括半个时钟周期、1个时钟周期、1.5个时钟周期或者2个时钟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包括半个时钟周期或者1个时钟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硬件环境包括以下之一:

7.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AXI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的读标志端rd、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

8.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AXI模块和所述接口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的写标志端wr、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硬件环境包括以下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为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读标志端rd、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硬件环境包括以下之一:

3.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axi模块和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写标志端wr、使能端cs、地址端addr和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端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定时长包括半个时钟周期、1个时钟周期、1.5个时钟周期或者2个时钟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定时长包括半个时钟周期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安斋张羿李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