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35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属于无刷电机EMI抑制领域,包括基本驱动电路与阻容滤波网络,所述基本驱动电路包括三相桥驱动电路、采样电阻、三项无刷电机M1,所述阻容滤波网络包括滤波电容与滤波电阻。本技术利用滤波电容与滤波电阻所组成的滤波网络,将所述滤波网络建立在相线、GND、PE之间,实现对驱动电路电磁干扰的滤除。并且与传统的以功率电感、电容为主体的母线滤波电路相比,本技术直接在电机相线上实施阻容滤波,更接近噪声源头,滤波效果更好;同时本技术创新性地结合GND和PE两条泄放路径建立阻容滤波网络,对电磁干扰的滤波作用更好,可以有效抑制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刷电机emi抑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1、三相无刷电机由于其效率高、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汽车等领域。目前常规的电磁兼容抑制手段主要依赖于以功率电感、电容为主体的母线滤波,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电磁干扰的外泄,但是成本较高且占用体积较大,且滤波位置与干扰源头距离较远,电磁干扰的抑制效果有限。近年来,社会发展快速,与面向欧洲方向出口的回暖,对电子电器产品有越来越严格的emi抑制需求。直流无刷电机的emi抑制方式,主要通过限制功率mos的开关速度,与在能量回路增加共模扼流圈来实现降低空间辐射发射的作用。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679479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无刷电机电磁干扰的电路,该技术包括bldc控制器,所述bldc控制器包括第一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1、第二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2和第三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3,所述第一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1、第二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2和第三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3的一端公共连接,所述第一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1、第二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2和第三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c3的另一端分别与bldc电机的u、v、w三相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bldc电机的输出轴与发射天线传动连接,从而抑制无刷电机emi空间辐射发射,使bldc电机系统的辐射发射符合标准要求。

3、该技术以电容为主体的母线滤波,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电磁干扰的外泄,但是成本较高且占用体积较大,且滤波位置与干扰源头距离较远,电磁干扰的抑制效果有限,故而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有着对三相无刷电机的电磁干扰抑制的优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基本驱动电路与阻容滤波网络,所述基本驱动电路包括三相桥驱动电路、采样电阻、三相无刷电机m1,所述阻容滤波网络包括滤波电容与滤波电阻。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相桥驱动电路通过采样电阻采集相电流,三相桥驱动电路、采样电阻、三相无刷电机m1组成基本驱动电路,利用阻容滤波网络实现对驱动电路电磁干扰的滤除。

5、进一步地,所述三相桥驱动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所述采样电阻包括第一采样电阻s1、第二采样电阻s2、第三采样电阻s3。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mos管q1串接第四mos管q4与第一采样电阻s1,第一mos管q1与第四mos管q4串接处接电线u,第一采样电阻s1底部接地gnd,第二mos管q2串接第五mos管q5与第二采样电阻s2,第二mos管q2与第五mos管q5串接接电线v,第二采样电阻s2底部接地gnd,第三mos管q3串接第六mos管q6与第三采样电阻s3,第三mos管q3与第六mos管q6串接处接电线w,第三采样电阻s3底部接地gnd。

7、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容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具体的,所述滤波电容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与电线u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与电线v连接、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与电线w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gnd,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分别连接gnd,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分别连接pe。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c1~c3一端连接三相电机相线,另一端连接gnd;电容c4~c5一端连接gnd,另外一端连接pe;通过该电磁兼容电路,可以建立干扰源与gnd,gnd与pe,干扰源与pe的滤波路径,通过实际场景对电容参数进行调整,可有效降低三相电机电磁干扰的外泄。

9、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阻包括第一滤波电阻r1、第二滤波电阻r2、第三滤波电阻r3,具体的,所述滤波电阻包括第一滤波电阻r1、第二滤波电阻r2、第三滤波电阻r3,所述第一滤波电阻r1连接于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四滤波电容c4之间、第二滤波电阻r2连接于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五滤波电容c5之间、第三滤波电阻r3连接于第三滤波电容c3和第六滤波电容c6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为电容+电阻形式的滤波电路,在某些实际应用场景中,调整r1~r3的阻值可以进一步改善电磁干扰特性。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与传统的以功率电感、电容为主体的母线滤波电路相比,本技术直接在电机相线上实施阻容滤波,更接近噪声源头,滤波效果更好;

13、2、本技术创新性地结合gnd和pe两条泄放路径建立阻容滤波网络,对电磁干扰的滤波作用更好,可以有效抑制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基本驱动电路与阻容滤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驱动电路包括三相桥驱动电路、采样电阻、三相无刷电机M1,所述阻容滤波网络包括滤波电容与滤波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无刷电机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基本驱动电路与阻容滤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乐
申请(专利权)人:域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