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58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反应模块、滤除模块、收集模块以及液体循环模块。反应模块接收有害气体,反应模块用于对有害气体加热,以使有害气体中的多个有害物质分子化,而产生多个有害微粒。滤除模块用于接收有害气体,并对有害气体进行水洗动作,以使多个有害微粒被粘附于液体。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粘附有有害微粒的液体。液体循环模块用于供给液体至滤除模块。由此,本技术的可过滤装置提升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就高科技制造业的颗粒粉尘废气处理系统而言,许多废气减量过程中都需要收集微细粉尘。废气中的微细粉尘是极细的固体微粒,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直径超过10微米的粒子归为粗微粒,这类微粒会被鼻毛或鼻咽腔内的粘膜吸附。直径小于10微米(pm10)的微细粉尘属于悬浮粒子,一旦吸入人体,将沿着气管与支气管一直深入直达肺部。

2、直径小于2.5微米的微细粉尘便属于微细悬浮微粒(pm2.5),而小于0.1微米者则属于超微细悬浮微粒。包括pm10、pm2.5,在现有的气体洗涤器和分离器都很难处理,因此可能造成排气道阻塞。

3、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滤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反应模块、滤除模块收集模块以及液体循环模块。反应模块接收有害气体,所述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有害气体加热,以使所述有害气体中的多个有害物质分子化,而产生多个有害微粒。滤除模块连接所述反应模块,所述滤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有害气体,并对所述有害气体进行水洗动作,以使所述多个有害微粒被粘附于液体。收集模块连接于所述滤除模块,所述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粘附有所述有害微粒的所述液体。液体循环模块连接于所述反应模块以及所述滤除模块,所述液体循环模块用于供给所述液体至所述滤除模块。其中,所述反应模块包括第一腔体单元、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输送单元、多个第一喷头单元、水洗单元以及传导单元。所述第一腔体单元能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外部制程设备,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外部制程设备所产生的所述有害气体,所述第一腔体单元的内部具有第一阻挡壁部,所述第一阻挡壁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单元的内部区分成裂解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述第一阻挡壁部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口,所述裂解腔室与所述冷却腔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口而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对应于所述裂解腔室的其中一个壁面朝所述第一阻挡壁部凸出形成环状壁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内,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加热,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单元中的所述多个有害物质分子化,而产生所述多个有害微粒。所述输送单元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所述滤除模块以及所述收集模块,所述输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腔体单元所传输的所述有害气体,并将所述有害气体导引到所述滤除模块。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内以及所述输送单元内,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连接于所述液体循环模块,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循环模块所提供的所述液体,并朝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内部以及所述输送单元内部喷洒所述液体。所述水洗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室,所述水洗单元具有容置空间以及水洗通道,所述水洗通道贯穿所述水洗单元的部分本体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冷却腔室;其中,所述第一阻挡壁部具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裂解腔室通过所述多个第二通孔而相互连通;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喷头单元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与所述水洗单元,用于朝所述容置空间喷洒所述液体。所述传导单元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口与所述水洗单元且连通所述裂解腔室与所述冷却腔室。其中,所述滤除模块包括第二腔体单元以及多个喷头单元。所述第二腔体单元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并接收含有所述多个有害微粒的所述有害气体;其中,所述第二腔体单元为多节式管状结构,所述第二腔体单元的其中一段内部具有第二阻挡壁部以及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由所述第二阻挡壁部中心处向外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阻挡壁部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阻挡壁部将所述第二腔体单元的内部区分成上半部腔室以及下半部腔室,所述凸出部具有第一通道,所述上半部腔室与所述下半部腔室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通道而相互连通。所述多个喷头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单元内且连接于所述液体循环模块,所述多个喷头单元位于所述上半部腔室中,其中一个所述喷头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通道,另外一个所述喷头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二阻挡壁部,所述多个喷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液体循环模块所提供的所述液体,并朝所述第二腔体单元的内部喷洒所述液体。

3、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对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加热的温度介于摄氏600度至900度之间。

4、优选地,所述液体循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至少一个第二输液单元以及回收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喷头单元以及外部供液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接收所述外部供液端所提供的所述液体,并将所述液体供给到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喷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液单元连接于外部收液端。回收单元连接于所述收集模块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液单元,所述回收单元用于回收所述收集模块所收集的所述液体,并将所述液体供给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液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液单元用于将所述液体导引到所述外部收液端。

5、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以及所述回收单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以及所述回收单元的运作。

6、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装置,能通过“反应模块接收有害气体,所述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有害气体加热,以使所述有害气体中的多个有害物质分子化,而产生多个有害微粒;滤除模块连接所述反应模块,所述滤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有害气体,并对所述有害气体进行水洗动作,以使所述多个有害微粒被粘附于液体;收集模块连接于所述滤除模块,所述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粘附有所述有害微粒的所述液体。液体循环模块连接于所述反应模块以及所述滤除模块,所述液体循环模块用于供给所述液体至所述滤除模块。其中,所述反应模块包括第一腔体单元、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输送单元、多个第一喷头单元、水洗单元以及传导单元。所述第一腔体单元能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外部制程设备,并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外部制程设备所产生的所述有害气体,所述第一腔体单元的内部具有第一阻挡壁部,所述第一阻挡壁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单元的内部区分成裂解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述第一阻挡壁部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口,所述裂解腔室与所述冷却腔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口而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对应于所述裂解腔室的其中一个壁面朝所述第一阻挡壁部凸出形成环状壁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内,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加热,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单元中的所述多个有害物质分子化,而产生所述多个有害微粒。所述输送单元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所述滤除模块以及所述收集模块,所述输送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腔体单元所传输的所述有害气体,并将所述有害气体导引到所述滤除模块。所述多个第一喷头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内以及所述输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对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加热的温度介于摄氏600度至90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以及所述回收单元,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液单元以及所述回收单元的运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对所述第一腔体单元加热的温度介于摄氏600度至90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模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谷桦
申请(专利权)人:锐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