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5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5
本技术涉及玉米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轮,所述摇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块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混合桶的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杆,且所述从动齿轮杆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两组所述搅拌桨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且所述刮板与所述混合桶的内壁相接触。本技术技术方案搅拌桨的转动可以将玉米种子以及药品进行混合,刮板的转动可以尽可能的将粘连在混合桶内壁上的药品进行刮除,尽可能的避免药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玉米种子处理,具体为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


技术介绍

1、玉米是我国的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适应能力强,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据统计种植面积达到了三亿亩,是我国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然而,病虫害是玉米的重要威胁,如常见的草地贪夜蛾、玉米茎基腐病、玉米粗缩病、二点委夜蛾、蚜虫、地老虎等。在玉米播种前进行拌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研究数据显示,玉米播前拌种可使产量增加达到20%以上。传统的玉米拌种是人工或者利用搅拌机将种衣剂或药剂与玉米种子混合后搅拌,使种衣剂或药剂包覆在玉米种子表面,可有效阻止地下害虫、病菌等的侵染,确保出苗整齐、健壮。

2、已经公布的公告号为cn218163528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包括:壳体、电机、绞龙、分离筒、固定杆、进料斗、药剂箱和喷淋装置。所述壳体的下部为锥形结构,且该壳体的底部具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中设置有阀门。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的顶壁上,所述绞龙竖向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该绞龙顶端与电机轴连接,该绞龙底端位于所述卸料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包括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桶(4),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7),所述摇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轮(6),所述摇杆(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块(5)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杆(9),且所述从动齿轮杆(9)与所述主动齿轮(8)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杆(9)的底端穿入所述混合桶(4)的内部设置,所述从动齿轮杆(9)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5),两组所述搅拌桨(15)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16),且所述刮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包括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桶(4),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摇杆(7),所述摇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轮(6),所述摇杆(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块(5)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杆(9),且所述从动齿轮杆(9)与所述主动齿轮(8)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杆(9)的底端穿入所述混合桶(4)的内部设置,所述从动齿轮杆(9)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5),两组所述搅拌桨(15)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16),且所述刮板(16)与所述混合桶(4)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防病虫害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固定接通有进药管(10),且所述进药管(10)位于所述从动齿轮杆(9)的一侧设置,位于所述混合桶(4)的顶端所述进药管(10)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吕建高晓旭程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密云区优质农产品服务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