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31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包括U形框架组件、转动梁组件、滑动夹紧组件和棘轮头操作组件,所述转动梁组件与U形框架组件固连,滑动夹紧组件与U形框架组件通过棘轮头操作组件驱动产生相对位移,所述转动梁组件和滑动夹紧组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转动梁组件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上下移动的螺栓头操作组件。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是装拆较为便捷,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有效杜绝越距违章。提高作业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抱杆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停电作业已成为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非带电作业人员完成前期的柱上智能安装和配网检修,可以有效解决不停电作业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按照规定,与10kv带电体距离不足0.7m时,。非带电作业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隔离措施才能进行带电作业,现有的绝缘隔板均采用在安全临界位置定点安装,实际操作时非常容易出现操作人员超出安全临界位置,造成违章处罚的事故。

3、采用在远离带电体位置,将绝缘隔板预安装好,再将其上移至安全临界位置进行二次抱杆安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4、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 106737621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辅助杆爬杆的复合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攀爬部、固定部和作业臂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相互连接;所述攀爬部由上板、下板、异步小夹具、导杆、传动丝杆及齿轮组成;所述固定部由同步大夹具、齿轮对及齿轮组成;所述作业臂由支撑架、固定爪、水平回转关节、肩弯曲关节、肘弯曲关节、腕关节、夹具组成。

5、由于其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高,无法适应保护伞的便携功能,不适用于野外作业点,难于大量推广。

6、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非带电作业人员安装柱上智能装置和配网检修受到较大的局限,因违章被通报而造成施工人员的抱怨与抵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包括u形框架组件、转动梁组件、滑动夹紧组件和棘轮头操作组件,所述转动梁组件与u形框架组件固连,滑动夹紧组件与u形框架组件通过棘轮头操作组件驱动产生相对位移,所述转动梁组件和滑动夹紧组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转动梁组件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上下移动的螺栓头操作组件。

4、优选地,所述u形框架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承横杆,支承横杆底部安装有方管,方管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滑动轨道,方管的一端通过方管二通连接有支撑竖杆,支撑竖杆上设有梯形螺母,支承横杆顶部连接有圆柱插头,其中一个方管远离方管二通的一端连接有锁具插孔件。

5、优选地,所述滑动夹紧组件包括与梯形螺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梁,滑动梁一侧转动连接有梯形螺杆,梯形螺杆与梯形螺母螺纹连接,梯形螺杆端部连接有六边形圆柱头,滑动梁另一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b转动滑轮。

6、优选地,所述转动梁组件包括转动方管,转动方管一端连接有与锁具插孔件相对应的锁具插头件,转动方管的另一端通过方管合页与方管相连,转动方管上安装有嵌装螺母,转动方管的一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a转动滑轮。

7、优选地,所述螺栓头操作组件包括螺栓头操作杆,螺栓头操作杆的端部连接有螺栓头,螺栓头与嵌装螺母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棘轮头操作组件包括棘轮头操作杆,棘轮头操作杆的端部连接有与六边形圆柱头相对应的棘轮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整体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是安装与拆卸较为便捷,有效提高了检修效率,并且成本较低。实际应用时可以由非带电作业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自行安装与拆卸,1个人在较短时间就可以轻松完成全部操作;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节省宝贵的带电作业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1、2.实际应用时,梯形螺栓与梯形螺母配合,梯形螺纹具有良好的定位作用,螺栓旋紧,不会出现松动,梯形螺纹的螺距较大,旋进操作效率高;绝缘隔板安装完成后,可撤掉手持杆,进而避免对隔板下的作业空间产生干涉,作业空间更大。通过四个转动滑轮的抱杆方式,不受横担结构的影响,不受电线杆上其他装置和线路的影响,可以在电线杆的任意位置进行悬停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包括U形框架组件(1)、转动梁组件(2)、滑动夹紧组件(3)和棘轮头操作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梁组件(2)与U形框架组件(1)固连,滑动夹紧组件(3)与U形框架组件(1)通过棘轮头操作组件(5)驱动产生相对位移,所述转动梁组件(2)和滑动夹紧组件(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转动梁组件(2)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上下移动的螺栓头操作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架组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承横杆(11),支承横杆(11)底部安装有方管(13),方管(13)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滑动轨道(15),方管(13)的一端通过方管二通(14)连接有支撑竖杆,支撑竖杆上设有梯形螺母(16),支承横杆(11)顶部连接有圆柱插头(12),其中一个方管(13)远离方管二通(14)的一端连接有锁具插孔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夹紧组件(3)包括与梯形螺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梁(31),滑动梁(31)一侧转动连接有梯形螺杆(32),梯形螺杆(32)与梯形螺母(16)螺纹连接,梯形螺杆(32)端部连接有六边形圆柱头(33),滑动梁(31)另一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转动滑轮b(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梁组件(2)包括转动方管(21),转动方管(21)一端连接有与锁具插孔件(17)相对应的锁具插头件(23),转动方管(21)的另一端通过方管合页(22)与方管(13)相连,转动方管(21)上安装有嵌装螺母(25),转动方管(21)的一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转动滑轮a(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操作组件(4)包括螺栓头操作杆(41),螺栓头操作杆(41)的端部连接有螺栓头(42),螺栓头(42)与嵌装螺母(25)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头操作组件(5)包括棘轮头操作杆(51),棘轮头操作杆(51)的端部连接有与六边形圆柱头(33)相对应的棘轮头(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包括u形框架组件(1)、转动梁组件(2)、滑动夹紧组件(3)和棘轮头操作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梁组件(2)与u形框架组件(1)固连,滑动夹紧组件(3)与u形框架组件(1)通过棘轮头操作组件(5)驱动产生相对位移,所述转动梁组件(2)和滑动夹紧组件(3)之间形成夹持空间,转动梁组件(2)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上下移动的螺栓头操作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架组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承横杆(11),支承横杆(11)底部安装有方管(13),方管(13)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滑动轨道(15),方管(13)的一端通过方管二通(14)连接有支撑竖杆,支撑竖杆上设有梯形螺母(16),支承横杆(11)顶部连接有圆柱插头(12),其中一个方管(13)远离方管二通(14)的一端连接有锁具插孔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杆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夹紧组件(3)包括与梯形螺杆滑动连接的滑动梁(31),滑动梁(31)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宾李懿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梦克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