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30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2
本技术属于管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顶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地钉与盖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与插槽,所述底座与顶座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一,且两个移动槽一中皆设置有弹簧一与分别设置有上缓冲座及下缓冲座,所述上缓冲座与下缓冲座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二,且移动槽二中设置有弹簧二与夹座,所述夹座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栓相旋接,通过本技术能够对水利管道连接处进行固定与承托缓冲,可便于有效避免水利管道连接处出现错位现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固定,具体涉及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服务于防洪、排水、灌溉、发电、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改善环境等方面,水利工程离不开水利管道的铺设,目前,水利管道在挖好的坑道内通常是简单的连接在一起,没有采用任何的固定措施,当对坑道内的水利管道进行填埋时,水利管道的连接处容易被填埋的土挤压移动,造成水利管道连接处移位,导致水利管道内的水发生泄漏,且水利管道内会发生水击现象,如果不对水利管道进行承托缓冲,也比较容易发生水利管道连接处错位的现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与顶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地钉与盖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与插槽,所述底座与顶座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一,且两个移动槽一中皆设置有弹簧一与分别设置有上缓冲座及下缓冲座,所述上缓冲座与下缓冲座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二,且移动槽二中设置有弹簧二与夹座,所述夹座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栓相旋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能够对水利管道连接处进行固定与承托缓冲,可便于有效避免水利管道连接处出现错位现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4、为了便于下缓冲座与上缓冲座的位移: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与顶座的内端皆为半圆形,底座内端底壁与顶座内端顶壁皆水平相对开设有移动槽一,且下缓冲座底部凸端位于底座的移动槽一中,并与移动槽一活动连接,而上缓冲座顶部凸端则位于顶座的移动槽一中,并与移动槽一活动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槽一的设立,且下缓冲座与上缓冲座皆与移动槽一活动连接,可便于下缓冲座与上缓冲座的位移。

7、为了便于对下缓冲座与上缓冲座缓冲复位: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槽一两端皆设置有弹簧一若干,若干弹簧一一端与移动槽一侧壁相连,另一端则与下缓冲座或上缓冲座侧壁相连。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水利管道内部发生水击现象时,弹簧一能够对在压力下位移的下缓冲座与上缓冲座进行缓冲复位。

10、为了便于夹座内外移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缓冲座内端底壁与侧壁、上缓冲座内端顶壁与侧壁皆开设有移动槽二,且各移动槽二中皆活动设置有夹座。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槽中夹座的活动设置,可便于夹座内外移动。

13、为了便于对水利管道进行夹持固定: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二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弹簧二分别等距设置于各移动槽二中,且弹簧二一端与移动槽二内壁相连,另一端则与夹座位于移动槽二中的外壁相连。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夹座的设立,可便于在弹簧二作用力下,适应水利管道尺寸,并对水利管道进行夹持固定。

16、为了增强对水利管道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垫设置于远离移动槽二的夹座另一端。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防滑垫的设立,且防滑垫为橡胶材料制成,可便于既能够增大摩擦力,增强夹座对水利管道夹持固定的稳定性,又能够防止对水利管道外壁造成磨损。

19、为了便于底座与顶座连接: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座底端两侧皆竖向设置有插块,且插块与底座顶端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插槽为插合连接。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插块与插槽插合连接后,能够完成底座与顶座的连接操作,对底座顶端进行闭合。

22、为了便于对底座与顶座进行位置固定: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两端侧壁中部皆开设有凹槽,凹槽内与插块上皆开设有数量、大小及位置相对应的螺孔,且盖板位于凹槽外端,其顶端与底座相铰连。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完成底座与顶座的连接操作后,打开盖板,将螺栓经凹槽中所开设的螺孔向内旋入至插块螺孔内,能够对底座与顶座进行位置固定,当使用盖板闭合凹槽后,能够对螺栓固定处进行保护,防止土壤直接填埋螺栓固定处,易影响后续的维修更换。

25、为了对底座进行位置固定: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钉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地钉竖向等距设置于底座底端。

2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底端地钉的设立,能够在地钉没入土壤内后,对底座进行位置固定,增加底座放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顶座(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地钉(3)与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5)与插槽(17),所述底座(1)与顶座(2)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一(6),且两个移动槽一(6)中皆设置有弹簧一(7)与分别设置有上缓冲座(9)及下缓冲座(8),所述上缓冲座(9)与下缓冲座(8)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二(10),且移动槽二(10)中设置有弹簧二(11)与夹座(12),所述夹座(12)上设置有防滑垫(13),所述顶座(2)上设置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上开设有螺孔(15),所述螺孔(15)与螺栓(16)相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顶座(2)的内端皆为半圆形,底座(1)内端底壁与顶座(2)内端顶壁皆水平相对开设有移动槽一(6),且下缓冲座(8)底部凸端位于底座(1)的移动槽一(6)中,并与移动槽一(6)活动连接,而上缓冲座(9)顶部凸端则位于顶座(2)的移动槽一(6)中,并与移动槽一(6)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一(6)两端皆设置有弹簧一(7)若干,若干弹簧一(7)一端与移动槽一(6)侧壁相连,另一端则与下缓冲座(8)或上缓冲座(9)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座(8)内端底壁与侧壁、上缓冲座(9)内端顶壁与侧壁皆开设有移动槽二(10),且各移动槽二(10)中皆活动设置有夹座(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11)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弹簧二(11)分别等距设置于各移动槽二(10)中,且弹簧二(11)一端与移动槽二(10)内壁相连,另一端则与夹座(12)位于移动槽二(10)中的外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3)设置于远离移动槽二(10)的夹座(12)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底端两侧皆竖向设置有插块(14),且插块(14)与底座(1)顶端对应位置所开设的插槽(17)为插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端侧壁中部皆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与插块(14)上皆开设有数量、大小及位置相对应的螺孔(15),且盖板(4)位于凹槽(5)外端,其顶端与底座(1)相铰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3)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地钉(3)竖向等距设置于底座(1)底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与顶座(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地钉(3)与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5)与插槽(17),所述底座(1)与顶座(2)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一(6),且两个移动槽一(6)中皆设置有弹簧一(7)与分别设置有上缓冲座(9)及下缓冲座(8),所述上缓冲座(9)与下缓冲座(8)上皆开设有移动槽二(10),且移动槽二(10)中设置有弹簧二(11)与夹座(12),所述夹座(12)上设置有防滑垫(13),所述顶座(2)上设置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上开设有螺孔(15),所述螺孔(15)与螺栓(16)相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顶座(2)的内端皆为半圆形,底座(1)内端底壁与顶座(2)内端顶壁皆水平相对开设有移动槽一(6),且下缓冲座(8)底部凸端位于底座(1)的移动槽一(6)中,并与移动槽一(6)活动连接,而上缓冲座(9)顶部凸端则位于顶座(2)的移动槽一(6)中,并与移动槽一(6)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一(6)两端皆设置有弹簧一(7)若干,若干弹簧一(7)一端与移动槽一(6)侧壁相连,另一端则与下缓冲座(8)或上缓冲座(9)侧壁相连。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兰李毅刚陈思文
申请(专利权)人:阿拉善盟水务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