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装置及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24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及生产系统,涉及合成生产技术领域。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导管及搅拌桨;反应釜包括相连接的釜盖和釜体,釜盖和釜体之间形成有混合腔;釜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湍流部;导管固定于釜盖上,且导管的第一端伸入于混合腔内;导管的第一端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开孔;搅拌桨包括柄体、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及第三桨叶;柄体转动地设于釜盖上,且柄体的工作端伸入于混合腔内;第一桨叶设于柄体工作端的端部,第二桨叶设于第一桨叶和第三桨叶之间;第一桨叶上设有翻滚部,第二桨叶的倾斜角和第三桨叶的倾斜角相反。该生产系统包括反应装置。本申请的反应装置能够增强物料的传质对流,进而提高传质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合成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以燃料电池催化剂合成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合成,对产能及传质效果都有较高要求。

2、现有的物料混合反应装置,通常采用边搅拌边从装置顶部添加待添物料的方式,以将待添物料与装置内的反应本体物料混合。但是,由于待添物料是从装置顶部直接进入装置内,从而极易出现待添物料局部浓度过高的情况,不利于待添物料的分散;并且现有混合反应装置的搅拌桨搅拌混合物料时,固体物料和液态物料间的两相传质较慢,从而使得现有的物料混合反应装置,不适用于对产能及传质效果有较高要求的精细化工类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装置及生产系统。

2、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包括:

4、反应釜,包括相连接的釜盖和釜体,所述釜盖和所述釜体之间形成有混合腔;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湍流部;

5、导管,固定于釜盖上,且所述导管的第一端伸入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部包括多个第一凸块和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凸块错落分布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凸块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凸块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为半球形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直径为80-200mm,所述第二凸块的直径为20-80mm;任意两个凸块之间的球心间距为60-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包括两片中心对称的第一叶片;所述翻滚部设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部包括多个第一凸块和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凸块错落分布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凸块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凸块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为半球形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直径为80-200mm,所述第二凸块的直径为20-80mm;任意两个凸块之间的球心间距为60-1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包括两片中心对称的第一叶片;所述翻滚部设于所述第一叶片上,两片所述第一叶片上的所述翻滚部朝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滚部呈弯钩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李太兴颜聿聪李子坤黄友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