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19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杆、升降机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搅拌杆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内部,第一搅拌桨皆固定在搅拌杆两侧的外壁上,第二搅拌桨固定在第一搅拌桨下方的搅拌杆外壁上,升降机构安装在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一侧,升降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旋转驱动件、丝杆、导杆,机架固定在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一侧,丝杆转动安装在机架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导杆皆固定在丝杆两侧的机架内部。本技术不仅采用动态搅拌方式,搅拌效果好,搅拌更加充分、全面,使得反应效率高,醇解更充分,而且便于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节省了水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


技术介绍

1、氨基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碱基,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所有含有氨基的有机物都有一定碱的特性,烷基是自然界和生物圈有机物中较为普遍的组成单元,因此含烷基的化合物在环境中到处存在,烷基,尤其是长链的烷基具有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中都含有十二个碳原子的长链烷基,醇解就是酰卤、酸酐、腈、酯及环氧化物等与醇所发生的分解反应,在工业生产上主要用于制备酯类和羟基醚类,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

2、在使用反应釜进行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时,通常需要进行搅拌,但一般的搅拌方式较为单一,搅拌范围固定,不便对原料进行充分、全面搅拌,导致反应效率较低,醇解不够充分,而且反应釜普遍存在清洗困难的问题,清洗时反应釜内需要灌入一定高度的清水,再通过搅拌器搅拌对反应釜内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够节能环保,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搅拌杆、升降机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搅拌杆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桨皆固定在搅拌杆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搅拌桨固定在第一搅拌桨下方的搅拌杆外壁上,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一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旋转驱动件、丝杆、导杆,所述机架固定在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一侧,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机架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皆固定在丝杆两侧的机架内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机架顶端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机架并与丝杆的顶端固定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和导杆的外壁上套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活动板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机架的外部并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并与搅拌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管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阀。

3、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管,且所述环形管通过抱箍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用于反应釜本体的清洗工作。

4、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贯穿开口并与活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用于搅拌杆和活动板的转动连接工作。

5、优选的,所述开口一侧的反应釜本体顶端安装有温度计,便于对温度进行检测。

6、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内部皆设置有加热腔,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片,便于对原料进行加热。

7、优选的,所述环形管的底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喷头,便于对反应釜本体内壁进行冲洗。

8、优选的,所述环形管的一侧安装有加液管,加液管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本体的外部,便于将水源导入至环形管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不仅采用动态搅拌方式,搅拌效果好,搅拌更加充分、全面,使得反应效率高,醇解更充分,而且便于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节省了水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10、(1)通过设置有机架、第一旋转驱动件、丝杆、导杆、第二旋转驱动件、活动板、搅拌杆、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启动第一旋转驱动件使其驱动丝杆转动,在丝杆的转动和导杆的导向作用下,活动板带动搅拌杆上移,紧接着,第一旋转驱动件驱动丝杆反向转动,使得活动板带动搅拌杆下移,活动板带动搅拌杆反复上下移动,使得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搅拌范围不断地变化,采用动态搅拌方式,搅拌效果好,搅拌更加充分、全面,从而使得反应效率高,醇解更充分;

11、(2)通过设置有环形管、喷头、加液管、抱箍,通过加液管将外部水源通入至环形管内,清水通过喷头喷出,喷向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对反应釜本体的内部进行清洗,由于喷头等间距分布在环形管的底端,喷头喷出的水可完全覆盖到反应釜本体的内壁,该清洗方式不仅清洗效果好,而且节省了水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杆(2)、升降机构(4)、第一搅拌桨(8)和第二搅拌桨(9),所述搅拌杆(2)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桨(8)皆固定在搅拌杆(2)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搅拌桨(9)固定在第一搅拌桨(8)下方的搅拌杆(2)外壁上,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开口(3),所述升降机构(4)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机架(401)、第一旋转驱动件(402)、丝杆(403)、导杆(404),所述机架(401)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一侧,所述丝杆(403)转动安装在机架(40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404)皆固定在丝杆(403)两侧的机架(401)内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02)安装在机架(40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旋转驱动件(402)的输出端贯穿机架(401)并与丝杆(403)的顶端固定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03)和导杆(404)的外壁上套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与丝杆(403)螺纹连接,活动板(6)与导杆(404)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6)的一端延伸至机架(401)的外部并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5),第二旋转驱动件(5)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6)并与搅拌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14),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排料管(10),且所述排料管(10)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管(15),且所述环形管(15)通过抱箍(18)与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的顶端贯穿开口(3)并与活动板(6)的底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一侧的反应釜本体(1)顶端安装有温度计(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8)的内部皆设置有加热腔(12),且所述加热腔(1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片(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15)的底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喷头(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15)的一侧安装有加液管(17),加液管(17)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的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长链烷基共聚物醇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搅拌杆(2)、升降机构(4)、第一搅拌桨(8)和第二搅拌桨(9),所述搅拌杆(2)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桨(8)皆固定在搅拌杆(2)两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搅拌桨(9)固定在第一搅拌桨(8)下方的搅拌杆(2)外壁上,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开口(3),所述升降机构(4)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一侧,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机架(401)、第一旋转驱动件(402)、丝杆(403)、导杆(404),所述机架(401)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一侧,所述丝杆(403)转动安装在机架(40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杆(404)皆固定在丝杆(403)两侧的机架(401)内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402)安装在机架(40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旋转驱动件(402)的输出端贯穿机架(401)并与丝杆(403)的顶端固定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03)和导杆(404)的外壁上套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与丝杆(403)螺纹连接,活动板(6)与导杆(404)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6)的一端延伸至机架(401)的外部并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5),第二旋转驱动件(5)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6)并与搅拌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上嘉源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