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18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涉及育苗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包括支撑箱,支撑箱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支撑箱顶面两侧的缺口内均滑动连接有若干条状育苗盘,支撑箱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支撑箱内壁两侧面与固定板两侧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丝杠。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若干传动丝杠从支撑箱两侧分别驱动若干条状育苗盘逐一伸出支撑箱的外部,站在条状育苗盘的一侧进行育苗操作,单个条状育苗盘较窄,便于进行操作,在进行栽苗移苗时,每一个条状育苗盘内部的幼苗栽培只需站在该条状育苗盘的一侧操作即可,只需控制条状育苗盘的移动,便于完全整个条状育苗盘内部的幼苗的栽培,便于进行操作,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育苗床,特别是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


技术介绍

1、育苗床通常都是放置在温室大棚内培育秧苗的,为了提高温室内的利用面积,通常需要使各个育苗床之间紧密排列,然而当需要拿取或者观察育苗床中间的幼苗时,则会因为各个育苗床之间未留有通道而使人无法进入,造成麻烦。

2、在中国技术cn218125865u中公开了一种育苗床,该育苗床过滑动结构的设置,可以使盛放盘在床座上左右滑动,使相邻两个育苗床之间产生通道,便于人从通道进入拿取或者观察中间育苗床的幼苗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3、该育苗床虽然可以将相邻的育苗床分离开,以构成通道,但是该育苗床宽度较宽,在进行栽种或移栽时,不便于操作,而且在进行栽苗与移苗时还需要来回移动位置,存在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箱(1)顶面两侧的缺口内均滑动连接有若干条状育苗盘(5),所述支撑箱(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支撑箱(1)内壁两侧面与固定板(3)两侧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丝杠(4),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底面一侧边缘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6),所述连接耳(6)与传动丝杠(4)螺纹连接,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分别与若干传动丝杠(4)螺纹连接,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箱(1),所述支撑箱(1)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箱(1)顶面两侧的缺口内均滑动连接有若干条状育苗盘(5),所述支撑箱(1)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支撑箱(1)内壁两侧面与固定板(3)两侧面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传动丝杠(4),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底面一侧边缘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耳(6),所述连接耳(6)与传动丝杠(4)螺纹连接,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分别与若干传动丝杠(4)螺纹连接,若干所述条状育苗盘(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一侧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所述支撑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所述支撑箱(1)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万向轮(9)的底部与支撑腿的底部相切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顶面两侧的缺口的宽度为条状育苗盘(5)宽度的倍数,所述支撑箱(1)内壁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肋条(2),若干所述支撑肋条(2)分别处于若干条状育苗盘(5)之间贴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若干条状育苗盘(5)的长度均与支撑箱(1)长度的一半相适配,若干条状育苗盘(5)的底面均开设有若干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超刘云山刘苏芳柏贤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卉源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