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18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底侧开设有归纳槽,所述归纳槽的两侧内铰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支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归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部件;首先将插杆拉出插孔内,然后将斜板扳转至归纳槽内收纳,再将支腿整体翻转进归纳槽内收纳,之后再反向推动限位部件带动限位板从第一平台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出,进而不再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限位,之后即可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对应折叠在一起,从而能够减少占地空间,且方便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


技术介绍

1、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进而需要用到设计平台绘制图纸记载方案等。

2、如公开号为cn216494117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平台,涉及建筑设计
,包括平台和安装板,所述平台顶部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纵向的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相邻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横向的两个所述安装块的非相邻侧对称设置有滑槽。本技术中,通过螺纹套管、螺纹轴、安装块、拉杆、安装板、卡槽、凹槽、卡块、弹簧和滑槽之间的配合使用,使该设计平台实现了拼装式功能,减少了运输过程中所占面积,且通过第一u型件、第二u型件、连接杆、纵槽、纵轴、移动块、空腔、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轴、手轮、调节槽、支撑轴和定位螺栓之间的配合使用,既能调节铁质绘图板的角度,又能调节铁质绘图板的高度,方便不同使用者的使用。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过上述设计平台方能够方便不同使用者操作使用,而且绘图也比较方便,但是设计平台占地面积较大,而在运输时也不方便,因此,可做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且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底侧开设有归纳槽,所述归纳槽的两侧内铰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支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归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部件。

2、作为优化,所述支腿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位于归纳槽的两侧壁开设有轨槽,所述固定柱滚动连接在轨槽内,所述支腿通过固定柱铰接在归纳槽的内部,通过拉动支腿使得固定柱沿着轨槽内部滑动,进而能够使得支腿和归纳槽侧壁之间出现缝隙,进而方便将支腿扳转至和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保持垂直,从而能够对平台进行支撑。

3、作为优化,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板的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所述第一平台位于滑槽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限位槽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压缩簧。

4、作为优化,所述拉板和限位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平台的正面一侧开设有条形槽,且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通过拉动拉板会带动限位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进而能够将限位板插进第一平台内开设的滑槽内,进而会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保持水平连接。

5、作为优化,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且所述压缩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卡块的顶侧,通过压缩簧自身弹力会带动卡块卡进卡槽内,进而会对限位板进行限位。

6、作为优化,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归纳槽顶壁的支座,所述支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底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支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把,所述拉把和斜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拉簧。

7、作为优化,所述插杆对应插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拉簧套设在插杆的外侧,通过扳转斜板转动使得插杆对应在插孔处,再拉动拉把使得插杆端面和斜板一侧齐平,并且会对拉簧进行拉伸,之后即可带动插杆复位插进插孔内,进而会对支腿进行限位,提高支撑的稳固性。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该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首先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展开至水平,再通过拉动拉板带动限位板滑动进第一平台内开设的滑槽内,进而会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定位,同时会挤压卡块滑动进限位槽内,再通过压缩簧自身弹力会使得卡块卡进卡槽内会对限位板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而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还能够对平台高度进行调整。

10、2、该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通过扳转支腿至竖直状态,会对平台进行支撑,再拉动拉把使得插杆端面和斜板一侧齐平,再转动斜板带动插杆偏转至插孔处,此时松开拉把即会带动插杆插进插孔内,进而会对支腿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11、3、该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当使用完成后,首先将插杆拉出插孔内,然后将斜板扳转至归纳槽内收纳,再将支腿整体翻转进归纳槽内收纳,之后再反向推动限位部件带动限位板从第一平台内开设的滑槽内滑出,进而不再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限位,之后即可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对应折叠在一起,从而能够减少占地空间,且方便进行运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且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部件(4),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的底侧开设有归纳槽(5),所述归纳槽(5)的两侧内铰接有支腿(6),所述支腿(6)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支腿(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插孔(8),所述归纳槽(5)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部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0),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位于归纳槽(5)的两侧壁开设有轨槽(11),所述固定柱(10)滚动连接在轨槽(11)内,所述支腿(6)通过固定柱(10)铰接在归纳槽(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4)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部的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的顶侧开设有卡槽(42),所述限位板(41)的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43),所述第一平台(1)位于滑槽(3)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44),所述限位槽(44)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45),所述限位槽(44)的顶壁固定安装有压缩簧(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43)和限位板(41)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平台(2)的正面一侧开设有条形槽,且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5)卡接在卡槽(42)内,且所述压缩簧(4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卡块(45)的顶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归纳槽(5)顶壁的支座(91),所述支座(9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斜板(92),所述斜板(92)的底部插接有插杆(93),所述插杆(93)远离支腿(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把(94),所述拉把(94)和斜板(92)之间固定安装有拉簧(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93)对应插接在插孔(8)的内部,所述拉簧(95)套设在插杆(93)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包括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且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部件(4),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的底侧开设有归纳槽(5),所述归纳槽(5)的两侧内铰接有支腿(6),所述支腿(6)的底部内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支腿(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插孔(8),所述归纳槽(5)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部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0),所述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位于归纳槽(5)的两侧壁开设有轨槽(11),所述固定柱(10)滚动连接在轨槽(11)内,所述支腿(6)通过固定柱(10)铰接在归纳槽(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设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4)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内部的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的顶侧开设有卡槽(42),所述限位板(41)的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板(43),所述第一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田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博晟暖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