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09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0
本技术涉及纱线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纱装置。输纱装置,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上盖、输纱轮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塑料帽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瓷圈上方的,纱管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该输纱装置在未安装纱管的情况下,纱线可以从较低的纱架上的导纱瓷眼拉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导纱瓷圈中,保证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纱线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纱装置


技术介绍

1、如图1中所示,现有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在上盖2上安装有支撑夹头4,输纱装置通过支撑夹头4固定在针织机的圆环上,工作时,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纱管座9上的纱管6、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但在部分针织机使用客户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价格便宜、习惯性等)客户没有安装纱管,这时,纱线从纱架上的导纱瓷眼中拉出,从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瓷圈7中输入,由于纱架上的导纱瓷眼的位置低于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瓷圈7,纱线在输送过程中摩擦到塑料帽8,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塑料帽8会被纱线磨损起槽,磨损后的塑料帽8会挂住输送过程中的纱线,从而造成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波动,甚至拉断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输纱装置,该输纱装置在未安装纱管的情况下,纱线可以从较低的纱架上的导纱瓷眼拉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的导纱瓷圈中,保证纱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8),塑料帽(8)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瓷圈(7)上方的纱管座(9),纱管座(9)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结合件(12)包括瓷圈座(11)和导纱瓷圈(10);所述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圈中,导纱瓷...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纱装置,包括机座(1),安装在机座(1)上的上盖(2)、输纱轮(3)和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纱线从纱筒中拉出,经纱架、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后输入到输纱装置的输纱轮(3)圆周表面上;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帽(8),塑料帽(8)的中部构建有设置有瓷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张力控制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瓷圈(7)上方的纱管座(9),纱管座(9)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纱瓷圈结合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结合件(12)包括瓷圈座(11)和导纱瓷圈(10);所述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圈中,导纱瓷圈(10)的至少其端部的帽环部(100)伸出于瓷圈座(1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瓷圈(10)的轴部侧壁上构建有沿其周向连续布置的沟槽(10a),瓷圈座(11)的内圈侧壁上构建有连续或间断布置的内卡筋(11a);当导纱瓷圈(10)插接于瓷圈座(1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高峰周定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太阳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