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0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化过滤设备,包括机架、水箱和精滤模块、进出水控制模块,水箱和进出水控制模块设于机架内,精滤模块设于水箱内;水箱设有与进出水控制模块相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精滤模块包括膜架、固定在膜架上的多个膜单元和过滤管路,进出水控制模块经由水箱的出水口与过滤管路相连通,并通过进出水控制模块在过滤管路内形成负压;过滤管路分别与每一膜单元连接,每一膜单元在过滤管路内负压作用下将经由进水口进入水箱的水过滤后送入过滤管路,且进入过滤管路的水经由进出水控制模块排出。机架内同时设置进出水控制模块和精滤模块,可以满足出水水质的同时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减少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化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1、世界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因此给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给水工程中用于从江河、湖泊、水库以及海洋等地表水中取水的设施称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2、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固定式取水方式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且适用范围广,按取水点位置和构造特点,大体分为岸边式取水、河床式取水和斗槽式取水,但固定式取水方式因取水点固定,取水不够灵活。

3、移动式取水是指在水位涨落幅度较大的河流中取水的取水方式。由于河流水中大多存在污染物,并且水质较浑浊,传统的移动式取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如果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往往需要设置多个不同孔径的过滤设备或者处理模块依次对水体进行过滤,从而达到水质要求。虽然通过多个设备对河流水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出水水质,然而多个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并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较为繁琐,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箱(2)、精滤模块(4)和进出水控制模块(3),所述水箱(2)和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精滤模块(4)设于所述水箱(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在水平方向相邻的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102),且所述第二空间(10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空间(101)的体积,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装设于所述第一空间(101),所述水箱(2)装设于所述第二空间(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路(4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箱(2)、精滤模块(4)和进出水控制模块(3),所述水箱(2)和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精滤模块(4)设于所述水箱(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在水平方向相邻的第一空间(101)和第二空间(102),且所述第二空间(10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空间(101)的体积,所述进出水控制模块(3)装设于所述第一空间(101),所述水箱(2)装设于所述第二空间(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路(404)包括主集水管路(405)和支集水管路(406),所述主集水管路(405)设于所述膜架(401)上方并连接所述出水口(202);每一所述支集水管路(406)的一端与所述主集水管路(405)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一所述膜单元(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膜单元(402)沿同一垂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膜组件(403),多个所述膜组件(403)垂直插接于所述膜架(401),多个膜组件(403)在同一水平方向呈矩阵式排列于所述膜架(4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还设有排污口(203);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斌吴宇睿王广志麦学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创青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