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62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5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三脚架包括安装座和脚管组件,安装座设置有转接结构,转接结构用于安装摄影装备;脚管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并能够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收纳状态时,多个支撑腿呈并排设置,在展开状态时,相邻两个支撑腿呈夹角设置;其中,支撑腿包括异型管段和圆型管段,圆型管段伸缩于异型管段内,以使支撑腿能够伸长和缩短;在收纳状态时,多个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组合的外轮廓呈现三边为直边或者趋于直边的三边形。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脚架在提升三脚架手感的同时还兼顾了三脚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摄影辅助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脚架


技术介绍

1、三脚架用于稳固摄像机,且三脚架配合摄像机较频繁地被应用于风光拍摄、微距拍摄、棚拍、野生动物拍摄等题材摄影,当我们要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时,三脚架作为摄像机的承载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传统的三脚架脚管多为圆形脚管套组,圆形脚管套组的三脚架在收纳时,三脚架的中轴不能够被完全遮蔽,既不美观而且容易在日常携带时损伤中轴,而且用户在抓握收纳状态下的圆形脚管套组时,抓握手感并不好,抓握较为费力,影响用户的携带使用体验。虽然市面上某些三脚架采用异型脚管套组来提升抓握手感,但采用异形脚管使得三脚架的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脚架,以解决无法同时兼顾三脚架的抓握手感和成本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脚架,包括:

3、安装座,设置有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安装摄影装备;

4、脚管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并能够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多个所述支撑腿呈并排设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腿呈夹角设置;

5、其中,所述支撑腿包括异型管段和圆型管段,所述圆型管段伸缩于所述异型管段内,以使所述支撑腿能够伸长和缩短;

6、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多个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组合的外轮廓呈现三边为直边或者趋于直边的三边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型管段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圆型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相互套设且能够沿轴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支撑腿伸长或者缩短;及/或,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时,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空隙由所述脚管组件的外侧至内侧逐渐变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管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套和旋钮,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异型管段,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卡套,以限制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或者解除对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的限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套与所述异型管段连接部分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相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夹紧套,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卡套并与所述卡套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与所述旋钮连接且嵌入于所述卡套内;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卡套旋转以带动所述夹紧套沿轴向嵌入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圆型管段之间的间隙。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锥面,所述夹紧套能依靠所述外锥面沿所述内锥面移动而朝向所述圆型管段弯曲变形,以夹紧所述圆型管段。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脚架,包括:

13、安装座,设置有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安装摄影装备;

14、脚管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并能够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多个所述支撑腿呈并排设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腿呈夹角设置;

15、其中,所述支撑腿包括异型管段和圆型管段,所述圆型管段伸缩于所述异型管段内,以使所述支撑腿能够伸长和缩短;

16、在所述收纳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外表面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的外表面间距。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收纳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空隙由所述脚管组件的外侧至内侧逐渐变大;及/或,所述异型管段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圆型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相互套设且能够沿轴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支撑腿伸长或者缩短。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管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套、旋钮和夹紧套,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异型管段,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卡套,以限制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或者解除对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的限制;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卡套并与所述卡套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与所述旋钮连接且嵌入于所述卡套内;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卡套旋转以带动所述夹紧套沿轴向嵌入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圆型管段之间的间隙。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锥面,所述夹紧套能依靠所述外锥面沿着所述内锥面移动而朝向所述圆型管段弯曲变形,以夹紧所述圆型管段。

2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1、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脚架,采用圆型管段和异型管段的组合连接作为支撑腿,实现了支撑腿的轴向可伸缩调节,相比支撑腿全部采用异型管段而言,由于圆型管段的制造成本比异型管段的制造成本低,这样设置使得三脚架的整体制造成本降低。此外,圆型管段伸缩于异型管段内,在三脚架的收纳状态时,多个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组合的外轮廓呈现三边为直边或者趋于直边的三边形,或者相邻两个异型管段的外表面间距,小于两个圆型管段的外表面间距,这样使得用户在抓握三脚架时,手掌的受力面积增大,以使三脚架在收纳状态时的抓握手感得到提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三脚架在提升抓握手感的同时兼顾了三脚架的制造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管段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圆型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相互套设且能够沿轴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支撑腿伸长或者缩短;及/或,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时,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空隙由所述脚管组件的外侧至内侧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套和旋钮,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异型管段,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卡套,以限制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或者解除对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异型管段连接部分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夹紧套,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卡套并与所述卡套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与所述旋钮连接且嵌入于所述卡套内;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卡套旋转以带动所述夹紧套沿轴向嵌入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圆型管段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锥面,所述夹紧套能依靠所述外锥面沿所述内锥面移动而朝向所述圆型管段弯曲变形,以夹紧所述圆型管段。

7.一种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空隙由所述脚管组件的外侧至内侧逐渐变大;及/或,所述异型管段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圆型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相互套设且能够沿轴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支撑腿伸长或者缩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套、旋钮和夹紧套,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异型管段,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卡套,以限制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或者解除对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的限制;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卡套并与所述卡套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与所述旋钮连接且嵌入于所述卡套内;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卡套旋转以带动所述夹紧套沿轴向嵌入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圆型管段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锥面,所述夹紧套能依靠所述外锥面沿着所述内锥面移动而朝向所述圆型管段弯曲变形,以夹紧所述圆型管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管段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圆型管段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圆型管段相互套设且能够沿轴向相对运动以使所述支撑腿伸长或者缩短;及/或,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时,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管段的空隙由所述脚管组件的外侧至内侧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管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套和旋钮,所述卡套套设于所述异型管段,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卡套,以限制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或者解除对所述异型管段相对所述圆型管段的轴向移动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异型管段连接部分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异型管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夹紧套,所述旋钮套设于所述卡套并与所述卡套螺纹连接,所述夹紧套与所述旋钮连接且嵌入于所述卡套内;所述旋钮能够相对所述卡套旋转以带动所述夹紧套沿轴向嵌入卡合于或脱离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圆型管段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外锥面,所述卡套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梓龙韦琪潘安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隼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