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61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5
本技术属于电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其包括:裸电芯、壳体、含锂弹簧、引线;壳体设置有容纳腔,裸电芯位于容纳腔内;裸电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间隙;含锂弹簧位于预留间隙中,含锂弹簧的一端与裸电芯抵接,含锂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抵接;含锂弹簧通过引线与裸电芯的负极柱连接,含锂弹簧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钝化包覆层和补锂层;钝化包覆层包覆补锂层;电池在充电时,裸电芯发生膨胀,含锂弹簧受膨胀挤压,含锂弹簧给予裸电芯约束力,以抑制电芯的膨胀,避免极片出现褶皱,减少裸电芯出现变形的情况;而且含锂弹簧通过引线与裸电芯的负极柱连接,可以补充电池在循环过程的锂损失,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低于10%硅含量的电池已得到广泛应用。而10%硅以上的高硅含量电池还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如循环差,膨胀大等。特别是高硅方形电池,考虑到循环末期相比循环初期巨大的膨胀率,为防止电芯循环末期变形,电池制作入壳工序时,会在裸电芯与铝壳之间留足大量空间。这一设计会导致循环前期裸电芯松动,循环前期电芯与铝壳之间无接触,导致电芯膨胀得不到抑制,从而导致极片褶皱,裸电芯变形等问题,从而导致循环寿命减小。同时,高硅含量电池存在首效低,循环前期锂损失大的问题。业内普遍通过加锂箔或者锂粉的方式来改善高硅含量电池首效低问题,通过引入额外的锂源,弥补循环前期硅脱嵌锂带来的锂损失,但是无法解决因循环前期裸电芯与铝壳之间空隙过大,导致膨胀得不到抑制,极片褶皱,裸电芯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因裸电芯与铝壳之间空隙过大,导致膨胀得不到抑制,极片褶皱,裸电芯变形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壳体、含锂弹簧、引线;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裸电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裸电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所述含锂弹簧位于所述预留间隙中,所述含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裸电芯抵接,所述含锂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含锂弹簧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裸电芯的负极柱连接;所述含锂弹簧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钝化包覆层和补锂层;所述钝化包覆层包覆所述补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壳体、含锂弹簧、引线;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裸电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裸电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所述含锂弹簧位于所述预留间隙中,所述含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裸电芯抵接,所述含锂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含锂弹簧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裸电芯的负极柱连接;所述含锂弹簧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钝化包覆层和补锂层;所述钝化包覆层包覆所述补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语蔚连爽杨肖萌刘婵侯敏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