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圆柱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圆柱电池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卷心,其中,卷芯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形成的,这种卷绕结构整体密实,从外壳的顶部或者底部注液后,很难流通并浸润到远离注液口的位置处的卷芯结构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及电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圆柱电池的注液和浸润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包括极片主体,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
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还包括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相交。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将所述极片主体分割为网格结构。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还包括极耳,所述极耳形成于所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极片呈长方形。
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卷芯,且所述卷芯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形成的,且所述正极片或者所述负极片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因而,具有该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还包括芯棒,且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卷芯的中心;所述芯棒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注液通道。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芯棒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极片结构,沿极片的宽度方向也即沿着组装后的电池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面密度削薄区,也就是说,极片主体设置横向削薄区,与电解液的注液方向相同,从而便于电解液沿着电池的高度方向流动,从而便于注液和浸润。此外,在横向削薄区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纵向削薄区,形成网格状的流通结构,更加便于注液和浸润。
14、此外,循环后期卷绕的极片应力较大,横向削薄区和纵向削薄区均可以作为卷芯极片的应力释放区,更加安全、可靠。
15、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前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外,并且在成卷后的卷芯的中心设置芯棒,芯棒对卷芯内圈的极片提供支撑的作用,使得内圈极片不会因为无支撑作用而产生较大的极片间的间隙,从而减小极片间的界面阻抗,减少析锂的风险,提升安全和循环性能。
16、此外,在芯棒上开设注液通道,电解液从此注入,在注液后,通过芯棒上的侧部的通孔,将游离在卷芯之外的电解液快速吸收至极片上,对极片的吸液更加有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主体,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还包括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将所述极片主体分割为网格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呈长方形。
7.一种电池,其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芯棒,且所述芯棒设置于所述卷芯的中心;所述芯棒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注液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主体,所述极片主体包括第一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极片主体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输液网络的极片还包括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且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对应贯穿于所述极片主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面密度削薄区与所述第一面密度削薄区相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章训,厉强,杨庆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