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5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4
本技术涉及协调控制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只对顶面进行固定,效果欠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齿轮齿条、连接杆、限位板、蜗轮以及蜗杆,当需要对协调控制器进行限位固定时,通过对马达启动带动驱动杆表面的齿轮与齿条一和齿条二啮合反向移动,齿条一带动通过连接杆一连接的限位板一向协调控制器移动靠近,齿条二带动连接杆二连接的限位板二向中间移动对协调控制器的侧面进行限位固定,同时驱动杆带动表面的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带动底端的压板向下移动对协调控制器顶面进行固定,从而协调控制器的三面同时被固定,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协调控制器,具体为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协调控制器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调整多个子系统或组件之间协同运作的控制器,它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各个子系统按照预定的方式相互协调,以达到整体性能的最佳,然而协调控制器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运输到指定的工作地点进行使用功能,由于协调控制器价格昂贵,为了避免运输时造成损伤问题,需要对协调控制器进行辅助固定。

2、现有的通过将协调控制器放置在箱体的内通过顶部设置的压板对协调控制器进行固定,由于运输车辆驾驶在颠簸的路段,车辆摇晃幅度较大,从而箱体内部通过压板固定的协调控制器由于惯性原理,协调控制器左右两侧没有限位结构,从而造成压板固定不牢,协调控制器的左右两端与箱体的内壁碰撞的问题出现,晃动的幅度越大,撞击的冲击力越强,表面磨损严重,内部元器件容易发生脱落,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出现,增加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只对顶面进行固定,效果欠佳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包括压板(1),设置在压板(1)外部的箱体(2),铰接在箱体(2)一端的箱盖(3),设置在箱体(2)内部放置板(4),开设在箱体(2)内壁的滑槽(6),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槽(6)内部的滑杆(5),滑杆(5)与放置板(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协调控制器侧面固定的限位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73)的一端与固定壳(71)的内壁活动连接,驱动杆(73)的表面设置有蜗轮(711),蜗轮(711)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712),蜗杆(712)与压板(1)相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包括压板(1),设置在压板(1)外部的箱体(2),铰接在箱体(2)一端的箱盖(3),设置在箱体(2)内部放置板(4),开设在箱体(2)内壁的滑槽(6),以及滑动设置在滑槽(6)内部的滑杆(5),滑杆(5)与放置板(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协调控制器侧面固定的限位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73)的一端与固定壳(71)的内壁活动连接,驱动杆(73)的表面设置有蜗轮(711),蜗轮(711)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712),蜗杆(712)与压板(1)相连接,所述固定壳(71)的表面开设有槽口(713),蜗杆(712)在槽口(713)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71)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槽(714),齿条一(75)和齿条二(76)在贯穿槽(714)内移动,齿条一(75)和齿条二(76)反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调控制器辅助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71)的内壁开设有槽道,槽道的内部滑动有凸块,凸块与齿条一(75)和齿条二(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森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