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变换电路及直流测试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00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及直流测试电源。降压变换电路包括:第一BUCK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一续流MOS管和第一电感;第二BUCK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二续流MOS管和第二电感;输入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输出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该降压变换电路通过设置交错式分布的两个BUCK模块,采用MOS管代替二极管进行续流,续流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损耗,提高电路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及直流测试电源


技术介绍

1、直流电源经过降压变换电路后可以输出另一种具有不同输出特性的直流电源,常见的降压变换电路有buck电路,buck电路基于电感储能原理运行,在buck电路中,通过控制输入占空比可变的pwm波切换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状态,将输入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的低电压输出,从而满足不同电路的供电需求。

2、目前常见的buck电路为一路主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普及,但这种结构的buck电路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波纹较大,且主电路在输出电流较大时,其中续流的二极管导通压降大,电路损耗大,转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及直流测试电源,可以减小电压和电流的纹波,续流器件的导通电阻低,电路损耗小,转换效率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包括:

3、直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

4、第一buck模块,所述第一buck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一续流mos管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

5、第二buck模块,所述第二buck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二续流mos管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

6、输入滤波模块,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7、输出滤波模块,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8、根据本申请的降压变换电路,通过设置交错式分布的两个buck模块,采用mos管代替二极管进行续流,续流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损耗,提高电路转换效率。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感包括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电感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同一磁芯结构。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一吸收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容;

11、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三吸收电阻和第三吸收电容,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四吸收电阻和第四吸收电容。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13、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15、共模电感和滤波电容,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的两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为0.5;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为0.5。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续流mos管和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耐压小于650vdc,所述第一续流mos管和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导通电阻小于20mω。

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入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流测试电源,该直流测试电源包括:

21、pfc校正电路、至少一个隔离dc/dc变换电路和至少一个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所述隔离dc/dc变换电路连接于所述降压变换电路和所述pfc校正电路之间,所述隔离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降压变换电路一一对应连接。

22、根据本申请的直流测试电源,直流测试电源的降压变换电路设置交错式分布的两个buck模块,采用mos管代替二极管进行续流,续流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损耗,提高电路转换效率。

2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包括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电感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同一磁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一吸收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为0.5;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为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MOS管和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耐压小于650Vdc,所述第一续流MOS管和所述第二续流MOS管的导通电阻小于20mΩ。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入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10.一种直流测试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包括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电感包括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同一磁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一吸收电容,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续流mos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陶磊邹海晏吴云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蓝点数字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