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铰链、铰链组件及集装箱铰链和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79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5
本技术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内铰链、铰链组件及集装箱铰链和集装箱。铰链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铰链和外铰链,内铰链一侧开设有销孔,另一侧下部为外铰链铰接部,销孔具有相互连通的旁侧孔和底部孔;外铰链设有定位孔,且当内铰链相对于外铰链处于竖立状态时,底部孔位于定位孔上方,且当销部插设在定位孔中时,内铰链相对于外铰链限位。集装箱铰链,包括前述任一的铰链组件。集装箱,包括前述的铰链组件。本技术内铰链和外铰链底部角件上开缺口,并在内铰链缺口内设置插销,当端墙从折叠位置旋转到竖直位置时,内铰链缺口内的插销由重力的作用落入角件的缺口内,达到锁定的作用,锁定结构简化,装配量少,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集装箱,尤其涉及内铰链、铰链组件及集装箱铰链和集装箱


技术介绍

1、折叠箱是台架式集装箱的一种,其包括一个载货用底架,以及位于底架两端的可折叠端墙。通常的折叠箱使用时将端框竖起装货,空箱回程时将端框折叠降低高度,多个折叠箱折叠后联箱起来作为一个集装箱运输,降低回程运输费用。

2、折叠箱端墙由折叠状态到竖直位置时,通常利用插销的形式对端墙进行锁定,插销到位后需再次进行限位,以免插销移位,目前的结构部件数量多,装配量大,操作步骤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本技术第一方面涉及铰链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铰链和外铰链,

3、所述内铰链一侧开设有销孔,另一侧下部为外铰链铰接部,所述销孔具有相互连通的旁侧孔和底部孔;

4、所述外铰链设有定位孔,且当所述内铰链相对于所述外铰链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底部孔位于所述定位孔上方,且当销部插设在所述定位孔中时,所述内铰链相对于所述外铰链限位。

5、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定位孔开设于角件的顶面。

6、在一些方式中,当所述内铰链底部与角件顶面抵接时,所述底部孔与所述定位孔孔位对应。

7、在一些方式中,所述销孔用于设置l型插销;所述l型插销的柄部能在所述旁侧孔中上下移动、销部能在所述底部孔中上下移动,且所述销部的下端能穿设进入所述定位孔。

8、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内铰链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的一侧具有内凹部,所述旁侧孔的外端口位于所述内凹部的凹面部。

9、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外铰链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内铰链的转动轴平行与端板面;所述端板开设有调节口,当所述内铰链相对于所述外铰链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调节口与所述旁侧孔对应。

10、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柄部的一端能从旁侧孔中伸出进入内凹部。

11、本技术第二方面涉及集装箱铰链,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铰链组件;其中,所述销孔中设置有l型插销,当所述内铰链相对于所述外铰链处于竖立状态时,销部具有保持下滑至定位孔中趋势,l型插销的柄部一端从旁侧孔中伸出进入内凹部。

12、在一些方式中,当销部下滑时,所述柄部能抵接在所述旁侧孔下部。

13、本技术第三方面涉及集装箱,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铰链组件;其中,所述定位孔开设于箱体角件的上端面;所述内铰链用于连接折叠端墙。

14、本技术第四方面涉及内铰链,其一侧开设有销孔,另一侧下部为外铰链铰接部,所述销孔具有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的旁侧孔和底部孔;其中,

15、内铰链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的一侧具有内凹部,所述旁侧孔的口部位于所述内凹部的凹面部。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内铰链和外铰链底部角件上开缺口,并在内铰链缺口内设置插销,当端墙从折叠位置旋转到竖直位置时,内铰链缺口内的插销由重力的作用落入角件的缺口内,达到锁定的作用;锁定结构简化,装配量少,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铰链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铰链(100)和外铰链(2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0)开设于角件(300)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铰链(100)底部与角件(300)顶面抵接时,所述底部孔(122)与所述定位孔(310)孔位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120)用于设置L型插销(130);所述L型插销(130)的柄部(131)能在所述旁侧孔(121)中上下移动、销部(132)能在所述底部孔(122)中上下移动,且所述销部(132)的下端能穿设进入所述定位孔(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铰链(100)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110)的一侧具有内凹部(140),所述旁侧孔(121)的外端口位于所述内凹部(140)的凹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铰链(200)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110)的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内铰链(100)的转动轴平行与端板面;所述端板开设有调节口(220),当所述内铰链(100)相对于所述外铰链(200)处于竖立状态时所述调节口(220)与所述旁侧孔(12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131)的一端能从旁侧孔(121)中伸出进入内凹部(140)。

8.集装箱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铰链组件;其中,所述销孔(120)中设置有L型插销(130),当所述内铰链(100)相对于所述外铰链(200)处于竖立状态时,销部(132)具有保持下滑至定位孔(310)中趋势,L型插销(130)的柄部(131)一端从旁侧孔(121)中伸出进入内凹部(1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铰链,其特征在于,当销部(132)下滑时,所述柄部(131)能抵接在所述旁侧孔(121)下部。

10.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铰链组件;其中,所述定位孔(310)开设于箱体角件(300)的上端面;所述内铰链(100)用于连接折叠端墙。

11.内铰链,其特征在于,其一侧开设有销孔(120),另一侧下部为外铰链铰接部(110),所述销孔(120)具有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的旁侧孔(121)和底部孔(122);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铰链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铰链(100)和外铰链(2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10)开设于角件(300)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铰链(100)底部与角件(300)顶面抵接时,所述底部孔(122)与所述定位孔(310)孔位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120)用于设置l型插销(130);所述l型插销(130)的柄部(131)能在所述旁侧孔(121)中上下移动、销部(132)能在所述底部孔(122)中上下移动,且所述销部(132)的下端能穿设进入所述定位孔(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铰链(100)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110)的一侧具有内凹部(140),所述旁侧孔(121)的外端口位于所述内凹部(140)的凹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铰链(200)远离所述外铰链铰接部(110)的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内铰链(100)的转动轴平行与端板面;所述端板开设有调节口(220),当所述内铰链(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昭陆宏朱春锋姚飞金江曹小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寰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