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组件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71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4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包。该液冷组件包括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冷却结构,汇流排液冷板与电芯冷却结构连通,电芯冷却结构包括多个电芯液冷板和集流件,多个电芯液冷板位于汇流排液冷板的一侧,且沿电芯液冷板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集流件用于电芯液冷板内冷却介质的输送,集流件同时与至少两个相邻的电芯液冷板连通。有益效果包括: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液冷板配合能够实现电芯和汇流排同步的降温,有利于提高液冷组件和电池包的冷却效果及散热性能;至少两个相邻的电芯液冷板共用同一集流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有利于降低液冷组件及电池包的整体体积,从而利于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由于电池包的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热量,为了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池包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其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目前,一般通过液冷系统来调节温度,但现有液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差、结构复杂,不仅影响电池包的散热性能,而且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系统冷却效果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以提升电池包的散热性能和能量密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组件,包括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冷却结构,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相连通,所述电芯冷却结构包括:

3、多个电芯液冷板,多个所述电芯液冷板位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的一侧,且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以及

4、集流件,用于所述电芯液冷板内冷却介质的输送,所述集流件同时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连通。

5、可选的,所述电芯液冷板具有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集流件连通。

6、可选的,所述集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集流件均位于多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的外侧。

7、可选的,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通过集流管组并联连通。

8、可选的,所述集流管组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集流件均位于所述电芯液冷板的同一端的外侧,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和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连通。

9、可选的,所述集流件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高度方向分布,并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连通。

10、可选的,同一所述集流件仅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连通,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以所述集流件对称分布,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均向同一所述集流件弯折延伸形成与所述集流件连通的连接部。

11、可选的,同一所述集流件仅与相邻的三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集流件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对齐,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以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对称分布,且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均向同一所述集流件弯折延伸形成与所述集流件连通的连接部。

12、可选的,所述集流件包括第一接口和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的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流通截面积。

13、可选的,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液冷板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高度方向分布并垂直,所述电芯液冷板包括:蛇形液冷板,所述汇流排液冷板用于冷却汇流排,所述电芯液冷板用于冷却电芯。

1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冷组件,所述汇流排液冷板构造为所述电池包的箱盖。

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液冷组件及电池包,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液冷板配合能够实现电芯和汇流排同步的降温,有利于提高液冷组件和电池包的冷却效果及散热性能;基于此,至少两个相邻的电芯液冷板共用同一集流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有利于降低液冷组件及电池包的整体体积,从而利于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冷却结构,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相连通,所述电芯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液冷板具有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集流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集流件均位于多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通过集流管组并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组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集流件均位于所述电芯液冷板的同一端的外侧,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和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高度方向分布,并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集流件仅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连通,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以所述集流件对称分布,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均向同一所述集流件弯折延伸形成与所述集流件连通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集流件仅与相邻的三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集流件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对齐,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以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对称分布,且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均向同一所述集流件弯折延伸形成与所述集流件连通的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包括第一接口和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电芯液冷板连通,两个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位于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液冷板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的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接口的流通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液冷板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高度方向分布并垂直,所述电芯液冷板包括:蛇形液冷板,所述汇流排液冷板用于冷却汇流排,所述电芯液冷板用于冷却电芯。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组件,所述汇流排液冷板构造为所述电池包的箱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液冷板和电芯冷却结构,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相连通,所述电芯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液冷板具有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集流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集流件均位于多个所述电芯液冷板的第一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与所述电芯冷却结构通过集流管组并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组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集流件均位于所述电芯液冷板的同一端的外侧,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与所述汇流排液冷板和所述电芯冷却结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沿所述电芯液冷板的高度方向分布,并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集流件仅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液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周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