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47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护箱,包括:防护箱;减震组件,其设置在防护箱内侧底端的位置处,防护箱内侧底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其设置在防护箱内侧顶端的两端位置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护箱,通过在防护箱上设计可对锂电池进行防护的减震装置以及对不同型号锂电池进行放置夹持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转动第一夹持组件内的第一转动把手带动第一夹持板对锂电池进行第一步的夹持,转动第二夹持组件内的第二转动把手带动第二夹持板对锂电池进行第二步的夹持,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锂电池进行夹持,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与空腔的碰撞导致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相关,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新型防护箱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内的运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使用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相较于使用燃油的传统汽车,具有十分优秀的环保效果;锂电池使用在车辆上时,需要用到防护箱对锂电池进行保护。

2、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4957178u)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防护箱,锂电池防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与箱体内壁具有间隙的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内设有装载锂电池的内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对内箱顶部密封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固定有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位于外壳的内侧,所述内箱插入外壳和内壳的间隙中。此装置通过将锂电池安装在内箱中后,再将承载框安装于箱体内,使内箱同样位于箱体内,然后使用密封盖对箱体和内箱的顶部进行密封,同时内箱则插入外壳和内壳的间隙中,增加内箱的防尘及防水效果;当有少量的水或灰尘进入箱体内后,水和灰尘则位于承载框和箱体的间隙之间,避免了水进入内箱中,外壳配合内壳也可以进一步的对水进行阻挡,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水和灰尘进行清理;本技术具有很好的防水及防尘效果,避免了水或灰尘直接与锂电池接触,杜绝了锂电池因接触水或灰尘后出现漏电等故障。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此装置内部的防护空间不能进行调节,不能对大小不同的锂电池进行有效的固定,运输途中当防护箱受到意外的碰撞发生震动后会使锂电池与防护箱的内腔进行撞击,容易造成锂电池损坏,安全性较低,适用性不强,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防护箱,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防护箱,通过在防护箱上设计可对锂电池进行防护的减震装置以及对不同型号锂电池进行放置夹持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在使用该装置时,将锂电池放置在放置板上,转动第一夹持组件内的第一转动把手带动第一夹持板对锂电池进行第一步的夹持,转动第二夹持组件内的第二转动把手带动第二夹持板对锂电池进行第二步的夹持,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可以对不同型号大小的锂电池进行夹持,防止型号较小的锂电池因与装置大小不符合,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与空腔的碰撞导致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防护箱,其应用于锂电池。

4、所述新型防护箱具体包括:

5、防护箱,所述防护箱顶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防护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6、减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防护箱内侧底端的位置处,所述防护箱内侧底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

7、第二夹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防护箱内侧顶端的两端位置处,所述减震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用于配合锂电池使用。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放置板、连接块、防震柱、减震环和减震弹簧,所述防护箱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防护箱内侧的底端且与连接块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均与防护箱固定连接有防震柱,所述连接块均与相对应的防震柱滑动连接,所述防震柱底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环,所述防震柱的外侧且位于相对应的连接块和减震环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均与相对应的减震环固定连接。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螺杆、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小锥齿轮,所述防护箱内侧底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均设置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两侧均与防护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均位于防护箱内部且与防护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远离转动螺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小锥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且与第一小锥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转动柱、第一大锥齿轮、第一固定柱和第一转动把手,所述防护箱靠近第一连接柱一侧的内部且与转动螺杆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锥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且与第一大锥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大锥齿轮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小锥齿轮啮合连接,位于所述转动柱一端的第一大锥齿轮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远离转动柱的一端贯穿防护箱且延伸至防护箱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柱位于防护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所述第一固定柱与防护箱转动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筒、第一移动座、第一夹持杆、第一连接座和第一夹持板,所述转动螺杆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远离转动螺杆一端的内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远离转动螺杆一端的外侧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远离转动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传动螺杆、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小锥齿轮,所述防护箱内侧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均设置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的两端均与防护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均位于防护箱内部且与防护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传动螺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小锥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且与第二小锥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传动槽。

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传动柱、第二大锥齿轮、第二固定柱和第二转动把手,所述防护箱靠近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且与传动螺杆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大锥齿轮,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且与第二大锥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传动槽,所述第二大锥齿轮均与相对应的第二小锥齿轮啮合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柱一侧的第二大锥齿轮远离传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传动柱的一侧贯穿防护箱且延伸至防护箱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柱位于防护箱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把手,所述第二固定柱与防护箱转动连接。

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新型防护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螺纹套筒、第二移动座、第二夹持杆、第二连接座和第二夹持板,所述传动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远离传动螺杆一侧的内侧均通过第三转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放置板(4)、连接块(5)、防震柱(6)、减震环(7)和减震弹簧(8),所述防护箱(1)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5),所述防护箱(1)内侧的底端且与连接块(5)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均与防护箱(1)固定连接有防震柱(6),所述连接块(5)均与相对应的防震柱(6)滑动连接,所述防震柱(6)底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环(7),所述防震柱(6)的外侧且位于相对应的连接块(5)和减震环(7)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减震弹簧(8)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8)的底端均与相对应的减震环(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螺杆(9)、第一连接柱(10)和第一小锥齿轮(11),所述防护箱(1)内侧底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均设置有转动螺杆(9),所述转动螺杆(9)的两侧均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第一连接柱(10)均位于防护箱(1)内部且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10)远离转动螺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小锥齿轮(11),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一小锥齿轮(11)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转动柱(12)、第一大锥齿轮(13)、第一固定柱(14)和第一转动把手(15),所述防护箱(1)靠近第一连接柱(10)一侧的内部且与转动螺杆(9)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锥齿轮(13),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一大锥齿轮(13)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大锥齿轮(13)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小锥齿轮(11)啮合连接,位于所述转动柱(12)一端的第一大锥齿轮(13)远离转动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一固定柱(14)远离转动柱(12)的一端贯穿防护箱(1)且延伸至防护箱(1)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柱(14)位于防护箱(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15),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筒(16)、第一移动座(17)、第一夹持杆(18)、第一连接座(19)和第一夹持板(20),所述转动螺杆(9)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16),所述第一螺纹套筒(16)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7),所述第一移动座(17)远离转动螺杆(9)一端的内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18),所述第一夹持杆(18)远离转动螺杆(9)一端的外侧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9),所述第一连接座(19)远离转动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传动螺杆(21)、第二连接柱(22)和第二小锥齿轮(23),所述防护箱(1)内侧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均设置有传动螺杆(21),所述传动螺杆(21)的两端均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杆(2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二连接柱(22)均位于防护箱(1)内部且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22)远离传动螺杆(2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小锥齿轮(23),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二小锥齿轮(23)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传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传动柱(24)、第二大锥齿轮(25)、第二固定柱(26)和第二转动把手(27),所述防护箱(1)靠近第二连接柱(22)的一端且与传动螺杆(21)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柱(24),所述传动柱(2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大锥齿轮(25),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二大锥齿轮(25)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传动槽,所述第二大锥齿轮(25)均与相对应的第二小锥齿轮(23)啮合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柱(24)一侧的第二大锥齿轮(25)远离传动柱(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26),所述第二固定柱(26)远离传动柱(24)的一侧贯穿防护箱(1)且延伸至防护箱(1)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柱(26)位于防护箱(1)外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把手(27),所述第二固定柱(26)与防护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放置板(4)、连接块(5)、防震柱(6)、减震环(7)和减震弹簧(8),所述防护箱(1)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5),所述防护箱(1)内侧的底端且与连接块(5)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均与防护箱(1)固定连接有防震柱(6),所述连接块(5)均与相对应的防震柱(6)滑动连接,所述防震柱(6)底端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环(7),所述防震柱(6)的外侧且位于相对应的连接块(5)和减震环(7)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减震弹簧(8)的顶端均与相对应的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8)的底端均与相对应的减震环(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螺杆(9)、第一连接柱(10)和第一小锥齿轮(11),所述防护箱(1)内侧底端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内侧均设置有转动螺杆(9),所述转动螺杆(9)的两侧均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第一连接柱(10)均位于防护箱(1)内部且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10)远离转动螺杆(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小锥齿轮(11),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一小锥齿轮(11)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转动柱(12)、第一大锥齿轮(13)、第一固定柱(14)和第一转动把手(15),所述防护箱(1)靠近第一连接柱(10)一侧的内部且与转动螺杆(9)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2),所述转动柱(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大锥齿轮(13),所述防护箱(1)的内部且与第一大锥齿轮(13)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大锥齿轮(13)均与相对应的第一小锥齿轮(11)啮合连接,位于所述转动柱(12)一端的第一大锥齿轮(13)远离转动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一固定柱(14)远离转动柱(12)的一端贯穿防护箱(1)且延伸至防护箱(1)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柱(14)位于防护箱(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15),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与防护箱(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螺纹套筒(16)、第一移动座(17)、第一夹持杆(18)、第一连接座(19)和第一夹持板(20),所述转动螺杆(9)的两侧均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中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朝华鼎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