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反应器,尤其是一种基于心型特征优化的微混合及反应结构及其反应器。
技术介绍
1、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基于微机电工程(mems)的微流控技术开始兴起,时至21世纪初,微流控技术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至半导体、微电子、生物、制药、分析检测、精细化工等各个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微通道反应器是伴随微流控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一项重要分支,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已经形成各式各样的微通道反应器。然而,工艺泛用性最广泛的微通道反应器结构为康宁公司的心型结构,其传质原理是剪切-分流-结合-再剪切,与其他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相对比,其优点在于流体通过相同距离和管径时的压力阻降小、剪切次数多、传质效率高等。康宁微通道反应器心型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心型结构中的弓型分流挡板下方区域面积过大,导致流体分流之后、结合之前会进行减速,进而流向弓形分流挡板的下方大面积区域,进而形成分布较宽的滞流边界层,而较宽的边界层分布会降低传质效率,尤其当流速较低的情况下,这种负效应会更加明显;2、因为同样的原因,康宁微通道反应器的心型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心型特征优化的微混合及反应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流体剪切入口(1)、固定墙(2)、分流挡板(3)及流体结合出口(4),所述固定墙(2)为桃心形,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位于桃心形的中部凹陷位置,所述流体结合出口(4)位于桃心形的中部凸出位置,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及流体结合出口(4)及流体结合出口(4)均为喇叭形,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的入口小且出口大,所述流体结合出口(4)的入口大且出口小,所述分流挡板(3)为回旋镖形,其中部上方正对流体剪切入口(1)设有剪切凹部(31),其中部下方向下凸出形成有分流凸部(32),所述分流凸部(32)向流体结合出口(4)处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心型特征优化的微混合及反应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流体剪切入口(1)、固定墙(2)、分流挡板(3)及流体结合出口(4),所述固定墙(2)为桃心形,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位于桃心形的中部凹陷位置,所述流体结合出口(4)位于桃心形的中部凸出位置,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及流体结合出口(4)及流体结合出口(4)均为喇叭形,所述流体剪切入口(1)的入口小且出口大,所述流体结合出口(4)的入口大且出口小,所述分流挡板(3)为回旋镖形,其中部上方正对流体剪切入口(1)设有剪切凹部(31),其中部下方向下凸出形成有分流凸部(32),所述分流凸部(32)向流体结合出口(4)处延伸,所述固定墙(2)及分流挡板(3)之间形成左右对称的混合流道(5),所述混合流道(5)包括剪切段(51)、减速段(52)、加速段(53)及混合段(54),所述减速段(52)处流道逐渐变宽,所述加速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丰,盛锐,羿兰飞,郑书义,孟凡庭,龙昇辉,
申请(专利权)人:迈库弗洛微流控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