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1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构建得到的QSP模型是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建立的生理系统模型,根据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学、解剖学等,模拟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流的流动过程,从机制层面描述了血液循环的过程。模型提供了不同部位的血管房室,各个生理参数有明确的生理部位。并将血液循环生理机制模型与描述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补液量与个体血容量变化程度定量关系模型相结合,更加符合真实的生理过程。因此,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建立的QSP模型用于预测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对个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利于辅助患者个体化液体复苏治疗方案的设计,降低不合适的补液方案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治疗结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及其在预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应用,属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技术介绍

1、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是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关注的方向,其中液体复苏是避免或治疗低灌注和维持足够的组织供氧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延误时机或不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可能会导致灌注不足、组织缺氧或水肿及液体超负荷的状况出现,最终导致器官损伤甚至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结局。

2、临床研究最多的方法之一“目标导向疗法”,即在重症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的治疗过程中预设生理指标的标准值并将即时的监测值与之进行比较,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目标导向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尝试,但出现了差异较大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研究中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某个固定值作为标准,再通过一些治疗措施优化循环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而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3、而血液循环系统作为连通全身器官和组织的重要生理结构,其复杂的生理结构和反馈调节过程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会反过来影响药物或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不同部位血管包括体循环动脉、体循环静脉、肺循环动脉、肺循环静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收集的数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描述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经时变化过程的方程具体为弹性管模型和物质守恒方程,用于描述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并对血管壁产生血压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对心脏泵血功能和机体的反馈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不同部位血管包括体循环动脉、体循环静脉、肺循环动脉、肺循环静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收集的数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描述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经时变化过程的方程具体为弹性管模型和物质守恒方程,用于描述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并对血管壁产生血压的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对心脏泵血功能和机体的反馈调节过程的方程使用emax方程。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血液循环生理机制的qsp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的模型获得患者补液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刘昊晨王锐睿郝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