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108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悬索桥的框架单元力学参数和桁架单元力学参数,中央扣采用设置受压限值为0的桁架单元模拟;S2、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悬索桥数学模型,存成或导出为有限元软件可识别的文件格式;S3、根据框架单元力学参数和桁架单元力学参数,建立悬索桥有限元模型;S4、基于悬索桥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进行动力仿真计算,获取中央扣的力学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设计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央扣具有高抗腐蚀性、高强度、高耐热性等优势,可以适应恶虐的环境。具有优异的减振特性,更适用于活载、风荷载等影响下的超大跨径悬索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设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悬索桥是跨越能力最大的桥型之一,也是新建超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中央扣作为悬索桥一种结构装置连接悬索桥主缆与主梁,可以提高悬索桥的纵向刚度以及扭转频率,进而提高结构抗风稳定性,同时,中央扣还可以降低梁端位移及跨中缆梁相对位移,常见的中央扣有柔性中央扣和刚性中央扣等。中央扣在国内外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2、纤维复合材料(frp),又名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中的纤维按材料可分为液晶聚合物(lcp)、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索可以采用各类混杂纤维,可以通过调整纤维体积比,来控制拉索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任意想要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索已被成功用于数十座桥梁中。

3、当前虽然已有学者对大跨径悬索桥中央扣做过研究,但采用新材料中央扣未见报道,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缆索承重桥受力构件应用刚起步,且当前的钢索柔性中央扣的抗拉能力和静动力性能均存在进步空间,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超大跨悬索桥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具有从抗拉能力、静动力性能影响等方面对比,皆优于传统的钢索中央扣拉索系统,从而提高超大跨悬索桥的稳定性的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悬索桥的框架单元力学参数和桁架单元力学参数,中央扣采用设置受压限值为0的桁架单元模拟;

5、其中,中央扣的材质为lcp纤维复材,中央扣拉索系统采用lcp纤维复材拉索,索夹处为骑跨式连接,加筋梁处为黏结式锚头,主缆中央扣索夹系统采用左右对合的结构形式,左、右两半索夹用螺杆紧箍于主缆上;

6、s2、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悬索桥数学模型,存成或导出为有限元软件可识别的文件格式;

7、s3、根据框架单元力学参数和桁架单元力学参数,建立悬索桥有限元模型;

8、s4、基于悬索桥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进行动力仿真计算,获取中央扣的力学参数。

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10、s31、将悬索桥数学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

11、s32、选择四面体或六面体单元对数学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

12、s33、给数学模型或单元添加材料并输入材料参数;

13、s34、在数学模型上、有限元上或节点上施加边界条件。

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2与所述步骤s3之间,根据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的特点,取消不必要的几何特征,具体的:根据所述三维几何特征的三维凸包确定面积最大的外轮廓三角平面;

15、将所述三维几何特征向所述外轮廓三角平面进行投影,得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

16、在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中确定具有相互连接关系的外轮廓;

17、根据所述外轮廓和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的特点,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19、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设置解算输出项,包括:应力、位移、应变;

20、解算并显示解算结果,包括:应力、位移、应变。

2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索桥中,加劲梁、桥塔、承台及基础采用框架单元建模;主缆及吊索采用桁架单元建模。

2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建立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前,中央扣还串联一个粘滞阻尼器并一同进行动力分析,粘滞阻尼器采用maxwell模型模拟建模。

2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由完整环路构成,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与外轮廓的连接关系,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2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由非完整环路构成,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三维几何特征中相邻面的夹角,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2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包括曲面边界特征,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三维几何特征中的最大面积曲面,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2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根据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的特点,取消不必要的几何特征之前,还包括:采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中的设定几何特征。

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本专利技术通过有限元分析设计材质为lcp纤维复材的中央扣,相比与传统的钢索中央扣,具有高抗腐蚀性、高强度、高耐热性等优势,可以适应更加恶虐的环境,且具有优异的减振特性,更适用于活载、风荷载等影响下的超大跨径悬索桥,从而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超大跨悬索桥稳定性的要求;

29、2.frp中央扣与梁端约束装置组合应用,可大幅降低中央扣及短吊索自身内力及应力幅,进一步的提高悬索桥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与所述步骤S3之间,根据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的特点,取消不必要的几何特征,具体的:根据所述三维几何特征的三维凸包确定面积最大的外轮廓三角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桥中,加劲梁、桥塔、承台及基础采用框架单元建模;主缆及吊索采用桁架单元建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前,中央扣还串联一个粘滞阻尼器并一同进行动力分析,粘滞阻尼器采用Maxwell模型模拟建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由完整环路构成,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与外轮廓的连接关系,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由非完整环路构成,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三维几何特征中相邻面的夹角,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二维几何特征包括曲面边界特征,根据所述外轮廓以及所述三维几何特征中的最大面积曲面,确定需要清理的特征并进行清理。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的特点,取消不必要的几何特征之前,还包括:采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中的设定几何特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与所述步骤s3之间,根据所述悬索桥数学模型的特点,取消不必要的几何特征,具体的:根据所述三维几何特征的三维凸包确定面积最大的外轮廓三角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桥中,加劲梁、桥塔、承台及基础采用框架单元建模;主缆及吊索采用桁架单元建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lcp纤维复材悬索桥柔性中央扣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前,中央扣还串联一个粘滞阻尼器并一同进行动力分析,粘滞阻尼器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张太科郭峰超席铭洋王茂强吴玲正孙康欣陈上有刘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