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059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醇、去离子水、盐酸和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配置为溶胶;加入硅粉混合均匀后,依次进行凝胶、老化、干燥、球磨,然后进行高温归中反应,最后降温通入乙炔进行碳包覆,冷却后,即得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使用大孔径气凝胶作为前驱体,其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增大与硅粉的接触面积,提高氧化亚硅的生成速率,提高反应效率。而在碳包覆的过程中,是直接利用高温归中反应的余热进行反应,减少了能源损耗,且可以避免高温归中反应生成的氧化亚硅接触空气,从而有效避免氧化亚硅重新氧化,导致材料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车的兴起,人们对具有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石墨电极其理论比容量仅达到372mah/g,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容量电池亟需得到发展。而硅基材料因其高理论比容量4200mah/g,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且硅基材料不存在析锂隐患,安全性好于石墨类负极材料。此外,硅基材料能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快充性能优异,适用于当下时代对动力电池的追求。

2、但是,硅基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存在高体积膨胀(300%-400%)和严重的界面副反应,这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现有技术,通过将硅基材料纳米化、多孔化以及制备氧化亚硅或进行碳包覆来解决这一问题。相较于纯硅粉,氧化亚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较小,循环性能更好,且电压平台更低,同时保有2000mah/g的高比容量。但传统方法生产的氧化亚硅不稳定,易结块,且在常温下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硅和二氧化硅,因为二氧化硅的存在,会一定程度降低氧化亚硅的性能表现。通过碳包覆技术,在高温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氧化亚硅与外界隔绝,即可稳定氧化亚硅的性能,且碳包覆氧化亚硅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副反应,减少电解液的内耗,有利于锂离子在负极活性物质中的导通。

3、cn114464785a公开了一种碳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先通过低温cvd气相法在氧化亚硅表面沉积碳,然后进行高温歧化,得到碳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该方法解决了氧化亚硅不稳定,在常温下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硅和二氧化硅的问题,但是该制备方法使用的是sio成品,直接进行碳包覆,且反应过程中涉及歧化反应,使sio部分转为+4价的sio2,从本质上会降低产品的导电能力,弱化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解决氧化亚硅难以稳定保存、易结块,以及现有方法制备sio@c结构时,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硅,致使导电能力较差,制得的电池电化学性能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醇、去离子水、盐酸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溶液a;将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混合均匀,50~60℃温度下,水解3~5h,得到溶胶;

5、s2、取预处理后的硅粉加入到步骤s1所得溶胶中,混合均匀后,依次进行凝胶、老化、干燥、球磨,得到多孔气凝胶包覆粉料;所述预处理依次为球磨、筛料、除磁。

6、s3、将步骤s2所得多孔气凝胶包覆粉料,在惰性气氛下加入到1300~1400℃的反应装置中,继续升温至1400~1600℃,保温1~4h;然后降温至700~900℃;

7、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投料时,将反应装置温度控制在1300~1400℃,是因为温度升高至1300℃后再加料,这样可以避免粉料粘壁,阻碍反应的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1400℃以上可以使反应更快更彻底,控制反应温度低于1600℃以下,则是为了降低对设备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8、s4、向步骤s3所得产物中通入乙炔,并在700~900℃条件,反应2~4h;冷却后,所得粉体即为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

9、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0~20:5~15:0.5~1;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2~8:1~5:0~1:0~1;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15.5~36ml:3.5g~15g。这个范围生产出的气凝胶柔性更大、强度更大。即气凝胶孔径更大,这样在制备多孔氧化亚硅的时候,更能保持氧化亚硅的多孔结构,为硅嵌锂后的膨胀预留更多的空间,增强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大孔径气凝胶具有的多孔结构可以增大与硅粉的接触面积,提高氧化亚硅的生成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10、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2:9:0.8;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5:4:0.5:0.5;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21.8ml:10g。

11、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硅粉和溶胶中硅元素的摩尔比为:1:1。这样更便于溶胶中的二氧化硅完全反应生成氧化亚硅。

12、进一步,预处理后的硅粉粒径为500nm~1μm。本专利技术选用较大粒径的硅粉作为原料,可以节约制备的成本为效果。预处理后的硅粉粒径优选500nm。

13、进一步,所述凝胶、老化、干燥、球磨具体为:先配制1~2m的氨水,然后将氨水加入步骤s2所得混合溶胶中,凝胶2~5min;然后将所得凝胶放在甲醇中浸泡7~10h老化,之后在120~140℃的环境中干燥3~5h或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干燥4~6h,然后使用球磨机将干燥后的块体粉碎至10um以下。所述氨水和混合溶胶的体积比为2~5ml氨水:30ml溶胶。

14、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反应装置为加热回转炉。对设备要求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15、进一步,所述硅粉经除磁后,铁元素占比为0.01~1wt%,余量为硅粉。本专利技术所用硅粉为硅粉废料,成本较低,且该硅粉含少量的铁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硅碳负极的体积膨胀、增强循环稳定性。

16、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醇为甲醇或乙醇;硅酸酯为硅酸甲酯或硅酸乙酯。

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制得的氧化亚硅进行碳包覆,有效解决了氧化亚硅难以稳定保存的问题,且在碳包覆的过程中,是直接利用高温归中反应的余热进行反应,减少了能源损耗,且可以避免高温归中反应生成的氧化亚硅接触空气,从而有效避免氧化亚硅重新氧化为二氧化硅,导致材料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硅碳负极材料制得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且首效均可达到90%以上,充放电200圈后,仍然保持高容量保持率,循环稳定性较好。

19、2、本专利技术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大孔径气凝胶作为前驱体,用于制备多孔硅氧材料,可以提高电子迁移效率,降低硅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充放电循环稳定;且大孔径气凝胶具有很多孔结构可以增大与硅粉的接触面积,提高氧化亚硅的生成速率,提高反应效率。此外,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疏松多孔,可更有效的降低嵌锂后膨胀问题的负面影响。

20、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大孔径硅基气凝胶前驱体,为非晶结构,相比常规sio2更易转化,反应温度更低,对设备要求更低,转化效率更高。且多孔二氧化硅粉体在转化过程中,更易保持粉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0~20:5~15:0.5~1;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2~8:1~5:0~1:0~1;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15.5~36ml:3.5g~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2:9:0.8;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5:4:0.5:0.5;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21.8ml:1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硅粉和溶胶中硅元素的摩尔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后的硅粉粒径为500nm~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老化、干燥、球磨具体为:先配制1~2M的氨水,然后将氨水加入步骤S2所得混合溶胶中,凝胶2~5min;然后将所得凝胶放在甲醇中浸泡7~10h老化,之后在120~140℃的环境中干燥3~5h或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干燥4~6h,然后使用球磨机将干燥后的块体粉碎至10u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反应装置为加热回转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粉经除磁后,铁元素占比为0.01~1wt%,余量为硅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0~20:5~15:0.5~1;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2~8:1~5:0~1:0~1;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15.5~36ml:3.5g~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盐酸为0.1m稀盐酸;醇、去离子水、盐酸的体积比为12:9:0.8;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5:4:0.5:0.5;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体积质量比为:21.8ml:1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多孔sio@c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佳涛蔡维李林桢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