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056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车体、轨道梁、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和永磁悬浮结构,轨道梁设置在车体正下方;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设置在车体和轨道梁之间,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的顶部与车体固定相连,永磁体固定结构的底部与轨道梁固定相连;永磁悬浮结构固定设置在永磁体固定结构内,永磁悬浮结构包括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均倾斜设置,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相互平行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同的轨道倾角和不同的磁化角度的组合下,能够限制车辆横向位移,降低永磁悬浮系统对导向装置的依赖,从而降低导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永磁悬浮系统中,永磁悬浮对是实现车辆悬浮的关键。目前斥力型永磁悬浮的永磁悬浮对,有着垂向稳定,但是横向上不稳定的缺点,随着轨道磁体和车载磁体偏移,会产生逐渐增大的侧偏力,导致加速系统失稳,故永磁悬浮列车为限制车辆横向位移,需要布置复杂的导向结构,因此,现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永磁悬浮侧偏力过大的问题,且不需要布置复杂的导向结构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包括:车体、轨道梁、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和永磁悬浮结构,所述轨道梁设置在所述车体正下方;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车体和所述轨道梁之间,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结构的顶部与所述车体固定相连,所述永磁体固定结构的底部与所述轨道梁固定相连;所述永磁悬浮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永磁体固定结构内,所述永磁悬浮结构包括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相互平行设置。

3、可选地,所述永磁悬浮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4、可选地,所述永磁体固定结构包括悬浮架、车载磁体夹具和轨道磁体夹具,所述悬浮架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底面,所述悬浮架的下底面与所述车载磁体夹具固定相连,所述车载磁体夹具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车载磁体夹具和所述轨道梁之间设置有所述轨道磁体夹具,所述轨道磁体夹具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轨道磁体夹具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轨道磁体夹具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之间设置有悬浮间隙。

5、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包括从靠近车体中线到远离车体中线依次设置的第一车载永磁体、第二车载永磁体、第三车载永磁体、第四车载永磁体和第五车载永磁体,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与水平面的正方向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第一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逆时针转动90°,所述第三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所述第四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三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所述第五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四车载永磁体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

6、可选地,所述第二永磁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永磁体组包括从靠近车体中线到远离车体中线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永磁体、第二轨道永磁体、第三轨道永磁体、第四轨道永磁体和第五轨道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和第二永磁体组和所述第一永磁体组相互平行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内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和第二永磁体组内永磁体的磁化方向沿两者之间的中垂线镜像对称。

8、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内每个永磁体的宽高比大于0.6且小于1.8。

9、可选地,所述第二永磁体组内每个永磁体的宽高比大于0.3且小于1.8。

10、可选地,所述永磁悬浮结构内所有永磁体的宽度相等。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组内的每个永磁体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永磁体组内的每个永磁体大小相同。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的轨道倾角和不同的磁化角度的组合下,能够限制车辆横向位移,甚至实现将侧偏力逐步归零并转化为回复力的组合区间。并且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的轨道倾角和不同的磁化角度的组合下产生的回复力,能够降低永磁悬浮系统对导向装置的依赖,从而降低导向成本。

14、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悬浮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固定结构包括悬浮架(2)、车载磁体夹具(5)和轨道磁体夹具(6),所述悬浮架(2)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下底面,所述悬浮架(2)的下底面与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固定相连,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和所述轨道梁(7)之间设置有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之间设置有悬浮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包括从靠近车体中线到远离车体中线依次设置的第一车载永磁体(301)、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第三车载永磁体(303)、第四车载永磁体(304)和第五车载永磁体(305),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与水平面的正方向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第一车载永磁体(301)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逆时针转动90°,所述第三车载永磁体(303)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所述第四车载永磁体(304)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三车载永磁体(303)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所述第五车载永磁体(305)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四车载永磁体(304)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组(4)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永磁体组(4)包括从靠近车体中线到远离车体中线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永磁体(401)、第二轨道永磁体(402)、第三轨道永磁体(403)、第四轨道永磁体(404)和第五轨道永磁体(405),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和第二永磁体组(4)和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内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和第二永磁体组(4)内永磁体的磁化方向沿两者之间的中垂线镜像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内每个永磁体的宽高比大于0.6且小于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组(4)内每个永磁体的宽高比大于0.3且小于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悬浮结构内所有永磁体的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内的每个永磁体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永磁体组(4)内的每个永磁体大小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悬浮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固定结构包括悬浮架(2)、车载磁体夹具(5)和轨道磁体夹具(6),所述悬浮架(2)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下底面,所述悬浮架(2)的下底面与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固定相连,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和所述轨道梁(7)之间设置有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轨道磁体夹具(6)和所述车载磁体夹具(5)之间设置有悬浮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永磁悬浮交通系统的永磁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永磁体组(3)包括从靠近车体中线到远离车体中线依次设置的第一车载永磁体(301)、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第三车载永磁体(303)、第四车载永磁体(304)和第五车载永磁体(305),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与水平面的正方向夹角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所述第一车载永磁体(301)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逆时针转动90°,所述第三车载永磁体(303)的磁化方向为所述第二车载永磁体(302)的磁化方向顺时针转动90°,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自刚高凌峰司马寅邢天雨银培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