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026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包括泄洪通路和取水通路,泄洪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出口尾坎上开设有主路出口和支路出口,且主路出口高于支路出口设置,泄洪通路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与下游河道连通,取水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取水通路的始端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连通,取水通路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该泄洪取水联合结构能够兼顾抽水蓄能电站合理投资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拦断现状河道作为电站的下水库使用,并在平行于现状河道的山体中独立开挖出泄洪洞和取水洞。其中,泄洪洞负责宣泄疏导上游河道带来的洪水和泥沙,以保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的安全;而取水洞则负责从上游河道中取水,以保障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2、但由于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面积较大,新建的泄洪洞需绕开下水库与下游河道相连,而水源保护条例又要求新建的取水洞距离下水库一定的距离,因此独立设置的泄洪洞和取水洞各自的建设距离往往均较长,这就导致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投资增加。同时,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工程区内独立布置的泄洪洞和取水洞施工难度较大,不能满足泄洪洞和取水洞独立布置的条件。

3、因此,如何兼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是少水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抽水蓄能电站合理投资建设和少水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包括泄洪通路和取水通路,泄洪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出口尾坎上开设有主路出口和支路出口,且主路出口高于支路出口设置,泄洪通路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与下游河道连通,取水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取水通路的始端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连通,取水通路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

4、优选地,泄洪通路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口闸门段、泄洪洞和出口尾坎,第一挡水闸设置在进口闸门段上。

5、优选地,第一挡水闸为叠梁闸门。

6、优选地,取水通路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闸门段、沉沙池和取水洞,第二挡水闸设置在进水闸门段上,进水闸门段和取水洞均高于沉沙池的底部设置,取水洞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

7、优选地,沉沙池在靠近取水洞位置设有操作洞,操作洞的始端与沉沙池的顶部连通、末端与外界道路连通。

8、优选地,沉沙池在靠近取水洞位置设有冲沙洞,冲沙洞的始端设有第三挡水闸并与沉沙池的底部连通,冲沙洞的末端与下游河道连通。

9、优选地,第三挡水闸的配套电气控制设备设置在操作洞内。

10、优选地,第一挡水闸、第二挡水闸和第三挡水闸均为单向过流闸门。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泄洪取水联合结构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四种工作方式:

12、方式一:将第一挡水闸和第二挡水闸均局部打开,而第三挡水闸关闭,使上游河道的水流经泄洪通路的始端流至末端的出口尾坎位置处,并能够作为生产生活用水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流向取水通路,并最终从取水洞引入下游用水区域;

13、方式二:在方式一的基础上,将第一挡水闸的开度进一步扩大,而第二挡水闸局部打开、第三挡水闸关闭,使上游河道的水流经泄洪通路的始端流至末端的出口尾坎位置处,其中一部分水流能够作为生态用水从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流向下游河道,另外一部分水流则能够作为生产生活用水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流向取水通路,并最终从取水洞引入下游用水区域;

14、方式三:将第一挡水闸完全打开、第二挡水闸局部打开,而第三挡水闸关闭,使上游河道的洪水经泄洪通路的始端流至末端的出口尾坎位置处,其中大部分洪水从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流向下游河道,剩余部分水流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流向取水通路,并最终从取水洞引入下游用水区域;

15、方式四:将第一挡水闸局部打开、第二挡水闸完全打开以及第三挡水闸打开,上游河道的水流经泄洪通路的始端流至末端的出口尾坎位置处,并能够作为生产生活用水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流向取水通路,并最终从取水洞引入下游用水区域,而沉沙池底部的泥沙则能够经冲沙洞流向下游河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专利技术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在不需要泄洪时,能够通过控制泄洪通路始端的第一挡水闸开度,使上游河道内的水流入泄洪通路并保持液位低于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高度,再控制取水通路始端的第二挡水闸开度,从而将泄洪通路中的水引入取水通路内,并最终流至下游用水区域,以供居民生产生活使用。

18、而在需要泄洪时,能够通过开大泄洪通路始端的第一挡水闸开度,使上游河道内的水流入泄洪通路并保持液位高于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高度,从而使泄洪通路内的大部分水流入下游河道,实现向下游河道泄洪的目的,取水通路则通过调整第二挡水闸开度,继续保持向下游用水区域的持续稳定供水。

19、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的泄洪需求与取水需求存在一段共用通路,从而减少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投资,使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在合理投资内进行建设。

20、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的操作方法对泄洪取水联合结构上的闸门进行开度调节,则能够实现方式一的单独向下游用水区域供水的功能、方式二的实现向下游的生态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供给、方式三的同时实现向下游的泄洪与生产生活用水供给以及方式四的向下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完成对沉沙池的排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洪通路(1)和取水通路(2),所述泄洪通路(1)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11)、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12),所述出口尾坎(12)上开设有主路出口(121)和支路出口(122),且所述主路出口(121)高于所述支路出口(122)设置,所述泄洪通路(1)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所述出口尾坎(12)的主路出口(121)与下游河道连通,所述取水通路(2)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21),所述取水通路(2)的始端与所述出口尾坎(12)的支路出口(122)连通,所述取水通路(2)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通路(1)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口闸门段(13)、泄洪洞(14)和出口尾坎(12),所述第一挡水闸(11)设置在所述进口闸门段(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闸(11)为叠梁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通路(2)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闸门段(22)、沉沙池(23)和取水洞(24),所述第二挡水闸(21)设置在所述进水闸门段(22)上,所述进水闸门段(22)和所述取水洞(24)均高于所述沉沙池(23)的底部设置,所述取水洞(24)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23)在靠近所述取水洞(24)位置设有操作洞(25),所述操作洞(25)的始端与所述沉沙池(23)的顶部连通、末端与外界道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23)在靠近所述取水洞(24)位置设有冲沙洞(26),所述冲沙洞(26)的始端设有第三挡水闸(27)并与所述沉沙池(23)的底部连通,所述冲沙洞(26)的末端与下游河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水闸(27)的配套电气控制设备设置在所述操作洞(25)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闸(11)、所述第二挡水闸(21)和所述第三挡水闸(27)均为单向过流闸门。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种工作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洪通路(1)和取水通路(2),所述泄洪通路(1)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11)、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12),所述出口尾坎(12)上开设有主路出口(121)和支路出口(122),且所述主路出口(121)高于所述支路出口(122)设置,所述泄洪通路(1)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所述出口尾坎(12)的主路出口(121)与下游河道连通,所述取水通路(2)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21),所述取水通路(2)的始端与所述出口尾坎(12)的支路出口(122)连通,所述取水通路(2)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通路(1)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口闸门段(13)、泄洪洞(14)和出口尾坎(12),所述第一挡水闸(11)设置在所述进口闸门段(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闸(11)为叠梁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通路(2)由始端向末端依次连接有进水闸门段(22)、沉沙池(23)和取水洞(24),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佳高东红田金波梁佳灯熊珅万里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