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介质体、光介质体的制造方法及光伏窗技术

技术编号:407018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介质体、光介质体的制造方法及光伏窗。光介质体包括基体及分散于基体中的光致发光体,其中光致发光体包括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及量子点纳米晶体中的至少一个。光介质体可以制成薄膜,贴敷于窗玻璃上。光致发光体在投射于窗玻璃的入射光的照射下产生激发光,用于通过光伏电池将激发光转化为电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伏窗包括可透光基板、光介质体及第一光电池。光介质体贴附于可透光基板的前/后主表面,第一光电池贴靠可透光基板的侧表面。光介质体接收投射于可透光基板的入射光并产生激发光,激发光投射于第一光电池并转化为电能,入射光同时穿过可透光基板为安装光伏窗的建筑物提供采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光介质体、光介质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光伏窗。


技术介绍

1、作为一种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可集成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上的光伏装置,光伏窗通过光伏作用将一部分太阳辐射转变为电能,同时保留窗本身的采光功能。然而,光伏窗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例如,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可见光透射率较低,制约了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介质体,其包括基体及分散于基体中的光致发光体。光致发光体包括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及量子点纳米晶体中的至少一个。光致发光体在入射光的照射下产生朝向多个方向的激发光,用于通过光伏电池将激发光转化为电能。

2、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介质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基体前驱体溶液,将光致发光体加入所述基体前驱体溶液,以获得掺有所述光致发光体的光介质体前驱体溶液,之后将所述光介质体前驱体溶液固化,以获得具有基体及分散于所述基体中的所述光致发光体的光介质体。所述光致发光体包括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及量子点纳米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介质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具有小于2微米的平均粒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包括稀土掺杂磷光体,其中所述稀土元素为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钕、镝、钬、铒、铥、铕、铽;并且所述稀土掺杂磷光体中的所述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在0.01%至10%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介质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具有小于2微米的平均粒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包括稀土掺杂磷光体,其中所述稀土元素为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钕、镝、钬、铒、铥、铕、铽;并且所述稀土掺杂磷光体中的所述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在0.01%至10%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纳米晶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介质体中,所述光致发光体的质量分数在0.1%至10%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体具有对应于光波波长在590纳米至1200纳米范围内的入射光的第一发射峰值及第二发射峰值,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峰值对应于600纳米的光波波长,所述第二发射峰值对应于910纳米的光波波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介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体具有对应于光波波长在800纳米至1100纳米范围内的入射光的第一发射峰值及第二发射峰值。

10.一种光介质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方法还包括,在将所示光致发光体加入所述基体前驱体溶液之前,减小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颗粒的平均粒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前驱体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为由以下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无机磷光体包括稀土掺杂磷光体,其中所述稀土元素为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钕、镝、钬、铒、铥、铕、铽;并且所述稀土掺杂磷光体中的所述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在0.01%至10%的范围内。

1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彦昌吴振富刘书华李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加坡国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