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可变电阻接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012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点可变电阻接地系统,克服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电阻接地和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缺点,保留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电阻接地和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实现了以往任何一套接地装置均不能完全实现的功能,可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石油、化工、冶金、电气化铁路、矿山、军工、机场、港口、广播电视等所有企业供电系统,及风力、火力、水力及光伏发电联网系统。应用方式,接入变电站各配电电压级中性点或接入人为制造中性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和工业企业供电系统过电压事故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了中性点可变电阻接地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长期以来,工业企业供电系统和部分电力系统因谐振过电压、工频与高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系统中性点电位偏移等造成的设备绝缘击穿、短路烧损、跳闸断电事故不计其数,严重时亦导致电缆火灾、设备爆炸或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综合分析其事故原因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密切相关,接地方式不同则安全运行效果完全不同。即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合理,决定了事故的必然性,尤其不利于重要负荷连续供电。因此,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关系到供电可靠性的重大技术原则问题。

2、国内配电网目前采用的接地方式110kv系统为直接接地、66kv系统为消弧线圈接地、35kv、10kv、6kv系统为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或低电阻接地或高电阻接地。

3、从供电连续性、可靠性、过电压幅值、对谐振的抑制水平、对高频和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抑制水平、接地选线的准确性、对通讯的影响和跨步电压与人身安全以及是否发生多点故障发生率、电缆火灾等综合因素比较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性点可变电阻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第一电阻器(1)、第二电阻器(2)、接地变压器(3)、数字测控装置(4)、第一电流互感器(5)、第二电流互感器(6)和断路器(7)组成,其中接地变压器(3)与第一电阻器(1)连接,另经过断路器(7)与第二电阻器(2)连接;数字控制装置(4)分别与第一电流互感器(5)和断路器(7)的操作机构连接;第一电阻器(1)与第一电流互感器(5)经过磁路连接,第二电阻器(2)与第二电流互感器(6)经过磁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1)为高阻尼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2)为低值电阻器,第二电阻器(2)为低值电阻器,其电阻值的选择以满足零序保护选择性和减小烧损为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中性点可变电阻接地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第一电阻器(1)、第二电阻器(2)、接地变压器(3)、数字测控装置(4)、第一电流互感器(5)、第二电流互感器(6)和断路器(7)组成,其中接地变压器(3)与第一电阻器(1)连接,另经过断路器(7)与第二电阻器(2)连接;数字控制装置(4)分别与第一电流互感器(5)和断路器(7)的操作机构连接;第一电阻器(1)与第一电流互感器(5)经过磁路连接,第二电阻器(2)与第二电流互感器(6)经过磁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1)为高阻尼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2)为低值电阻器,第二电阻器(2)为低值电阻器,其电阻值的选择以满足零序保护选择性和减小烧损为原则;第一电阻器(1)在任何工况情况下始终处于运行状态;电网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7)为分闸状态,第二电阻器(2)为停运状态;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数字测控装置(4)通过第一电流互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声王君超曹峻峰黄贺王立英韩长亮胡言思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依诺维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