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0001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包括搭接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所述连接电路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底座内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伸入所述底座内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处,所述搭接件能够伸入所述底座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组件能够移动至使得所述线缆和所述搭接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防雷装置存在多联的使用场景,具体的,防雷装置内设有能够与一路目标电路线缆相连接的连接电路组件,通过连接电路组件将防雷元件接入目标电路上,防雷装置上设有进线安装口和出线安装口,在安装时,将外部线缆从进线安装口和出线安装口通过螺栓或卡扣等结构与连接电路组件搭接,当需要将两个防雷装置并联使用时,往往通过设置在防雷装置上的两组并联接口实现,搭接件经由并联接口伸入底座内,分别与位于防雷元件和进线安装口之间,以及防雷元件和出线安装口之间的连接电路组件相连,从而实现两个防雷装置之间的并联。

2、在实际并联使用防雷装置的情形中,需要分别将外部线缆通过螺栓或卡扣等结构与连接电路组件的两端相连,以及将搭接件分别与位于防雷元件两端的连接电路组件相连,即每两个防雷装置的并联至少需要进行四次的搭接件的电路连接操作,还需要再进线四次的防雷装置与外部线缆的电路连接操作,因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能够避免两个防雷装置的并联时需要分别进行外部线缆和搭接件与电路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操作,减少并联操作时的工作量;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包括搭接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所述连接电路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底座内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伸入所述底座内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处,所述搭接件能够伸入所述底座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组件能够移动至使得所述线缆和所述搭接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抵。

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栓和框型结构,所述框型结构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螺栓的头部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铜片的一侧,所述螺栓的脚部端穿过开设在所述铜片上的通孔与所述框型结构啮合。

4、进一步的,所述铜片具有相对的第一板件段和第二板件段,所述第一板件段和所述第二板件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所述框型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三板件段和第四板件段,所述第三板件段和所述第四板件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板件段上,在沿所述螺栓的头部端至脚部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件段、所述第三板件段、所述第二板件段和所述第四板件段依次设置,所述螺栓的头部端与所述第一板件段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搭接件的第一间隙,所述螺栓的脚部端与所述第三板件段啮合,所述第三板件段与所述第二板件段相抵,所述第二板件段和所述第四板件段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线缆的第二间隙。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开设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安装口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搭接件能够经由所述第二安装口伸入所述第二间隙内,两个侧端面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每个所述侧端面均能够与相邻的所述底座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口开设在所述侧端面上,所述搭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所述螺栓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沿垂直于侧端面方向配合。

6、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的所述侧端面贴合,所述搭接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的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搭接件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具有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位于两个所述侧端面之间,所述上端面上开设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对应所述螺栓的头部端。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在对应所述螺栓的位置设有豁口结构,所述螺栓能够经由所述豁口结构进入所述连接孔内。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在沿平行于所述侧端面的方向上重合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口内设有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与所述底座可拆卸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还包括防雷元件,所述防雷元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配合。

12、有益效果

13、本方案的连接电路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对应位置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由操作者进行控制,在进行接线操作时,将目标电路的线缆伸入第一安装部与固定组件之间,将搭接件伸入第一连接部与固定组件之间,此时线缆和搭接件完成与防雷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确定,再通过操作固定组件,使得固定组件移动至与第一连接部配合,夹持线缆和搭接件,使得线缆和搭接件与连接电路组件固定。相较于传统方案中需要分别将目标电路的线缆和搭接件进线固定,至少需要进行四次接线的操作,本方案中的固定组件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结构能够同时与目标电路的线缆和搭接件配合,并且在固定组件移动后,将目标电路的线缆和搭接件与连接电路组件进线固定,因此本方案中的两个防雷装置之间的并联仅需要进行四次的接线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接件(10)和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5),所述连接电路组件(5)上设有第一连接部(8),所述底座(1)内设有固定组件(6),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伸入所述底座(1)内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8)与所述固定组件(6)之间处,所述搭接件(10)能够伸入所述底座(1)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固定组件(6)之间处,所述固定组件(6)与所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组件(6)能够移动至使得所述线缆和所述搭接件(10)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8)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螺栓(7)和框型结构(9),所述框型结构(9)与所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8)所在铜片的一侧,所述螺栓(7)的脚部端(13)穿过开设在所述铜片上的通孔与所述框型结构(9)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具有相对的第一板件段(14)和第二板件段(16),所述第一板件段(14)和所述第二板件段(16)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15),所述框型结构(9)具有相对的第三板件段(20)和第四板件段(18),所述第三板件段(20)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19),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板件段(14)上,在沿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至脚部端(1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件段(14)、所述第三板件段(20)、所述第二板件段(16)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依次设置,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与所述第一板件段(14)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搭接件(10)的第一间隙(21),所述螺栓(7)的脚部端(13)与所述第三板件段(20)啮合,所述第三板件段(20)与所述第二板件段(16)相抵,所述第二板件段(16)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线缆的第二间隙(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第一安装口(2)和第二安装口(4),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安装口(2)伸入所述第一间隙(21)内,所述搭接件(10)能够经由所述第二安装口(4)伸入所述第二间隙(17)内,两个侧端面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每个所述侧端面均能够与相邻的所述底座(1)贴合,所述第二安装口(4)开设在所述侧端面上,所述搭接件(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部(11),所述螺栓(7)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1)能够沿垂直于侧端面方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1)的所述侧端面贴合,所述搭接件(10)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1)的第一连接部(8)之间,且所述搭接件(10)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1)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8)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具有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位于两个所述侧端面之间,所述上端面上开设操作孔(3),所述操作孔(3)对应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在对应所述螺栓(7)的位置设有豁口结构,所述螺栓(7)能够经由所述豁口结构进入所述连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口(4)在沿平行于所述侧端面的方向上重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口(4)内设有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还包括防雷元件,所述防雷元件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接件(10)和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电路组件(5),所述连接电路组件(5)上设有第一连接部(8),所述底座(1)内设有固定组件(6),所述目标电路的线缆能够伸入所述底座(1)内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8)与所述固定组件(6)之间处,所述搭接件(10)能够伸入所述底座(1)内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固定组件(6)之间处,所述固定组件(6)与所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组件(6)能够移动至使得所述线缆和所述搭接件(10)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8)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螺栓(7)和框型结构(9),所述框型结构(9)与所述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8)所在铜片的一侧,所述螺栓(7)的脚部端(13)穿过开设在所述铜片上的通孔与所述框型结构(9)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装置并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具有相对的第一板件段(14)和第二板件段(16),所述第一板件段(14)和所述第二板件段(16)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15),所述框型结构(9)具有相对的第三板件段(20)和第四板件段(18),所述第三板件段(20)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19),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板件段(14)上,在沿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至脚部端(13)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件段(14)、所述第三板件段(20)、所述第二板件段(16)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依次设置,所述螺栓(7)的头部端(12)与所述第一板件段(14)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搭接件(10)的第一间隙(21),所述螺栓(7)的脚部端(13)与所述第三板件段(20)啮合,所述第三板件段(20)与所述第二板件段(16)相抵,所述第二板件段(16)和所述第四板件段(18)之间形成用于配合所述线缆的第二间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巍郎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力神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