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50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包含: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依次层叠布置并通过热压合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将热电偶集成在加热导线上,使加热导线的加热温度可实时测量,大大提高了加热导线的加热精度;降低了整体厚度,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片,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是分别使用的,在贴装过程需要贴加热片后,再贴温度传感器,增加了操作步骤,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另外,热电偶与加热片之间容易贴合不紧,从而影响测温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包含: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

2、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依次层叠布置并通过热压合连接在一起。

3、进一步,热电偶包含:第一电路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电路层;

4、第一电路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电路层层叠布置并通过热压合连接在一起;

5、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电性连接。

6、进一步,第一电路层包含:康铜导线。

7、进一步,第二电路层包含:纯铜导线。

8、进一步,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的位置可以互换。

9、进一步,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电镀有导电材料,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通过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10、进一步,导电材料的材质纯铜导线或康铜。

11、进一步,热电偶还包含:粘合层,粘合层设置在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电路层之间。

12、进一步,粘合层采用丙烯酸或环氧树脂胶。

13、进一步,加热导线和第一电路层在同一层,加热导线的导线材质和第一电路层的导线材质相同。

14、进一步,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膜。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将热电偶集成在加热导线上,使加热导线的加热温度可实时测量,大大提高了加热导线的加热精度;而且降低了整体厚度,节约生产成本。

16、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包含:第一电路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电路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层包含:康铜导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层包含:纯铜导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层和所述第二电路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电镀有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路层和所述第二电路层通过所述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的材质纯铜导线或康铜。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还包含: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电路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丙烯酸或环氧树脂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导线和所述第一电路层在同一层,所述加热导线的导线材质和所述第一电路层相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采用聚酰亚胺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绝缘层、加热导线、热电偶和第二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包含:第一电路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电路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层包含:康铜导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层包含:纯铜导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热电偶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层和所述第二电路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电镀有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路层和所述第二电路层通过所述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引华柏春艳张同宝王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