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杆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17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丝杆冷却装置,包括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丝杆开设有油冷腔、与油冷腔连通的进油孔、与油冷腔连通的出油孔;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进油接头、分别连通进油接头与进油孔的第一轴承腔;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出油接头、分别连通所述出油接头与所述出油孔的第二轴承腔;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腔中,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腔中。本申请提供的丝杆冷却装置,可带走丝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产生的热量,实现对丝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冷却散热,防止丝杆发生热形变,提高了丝杆的传动精度与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机械加工,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丝杆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使用数控机床加工产品时,通常通过丝杆的高速旋转带动加工平台或者加工部件进行各方向的移动。由于丝杆高速旋转,丝杆与螺母之间以及丝杆与轴承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丝杆发生形变,从而导致丝杆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下降,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杆冷却装置,能够提高丝杆与轴承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丝杆的传动精度与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杆冷却装置,包括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

3、所述丝杆开设有油冷腔、与所述油冷腔连通的进油孔、与所述油冷腔连通的出油孔;

4、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进油接头、分别连通所述进油接头与所述进油孔的第一轴承腔;

5、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出油接头、分别连通所述出油接头与所述出油孔的第二轴承腔;

6、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腔中,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腔中。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包括多个,

8、所述进油接头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轴承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或,

9、所述进油接头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或,

10、所述进油接头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轴承之间。

11、进一步地,当所述进油接头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轴承之间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置有间隔套组,所述间隔套组上开设有油冷通道,所述油冷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油接头连通,所述油冷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间隔套组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轴承腔与所述油冷通道的缝隙。

12、进一步地,所述间隔套组包括第一间隔套与第二间隔套,

13、所述第一间隔套套设于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间隔套套设于所述第一间隔套外,所述第一间隔套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间隔套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形成所述油冷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油接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孔连通,

14、所述第一间隔套与所述第二间隔套之间形成所述缝隙,所述缝隙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缝隙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缝隙的另一端正对。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接触,所述第一轴承腔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接触。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一间隔环与第二间隔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五密封件密封接触。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三间隔环与第四间隔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三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件,所述第四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件。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座包括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腔内的轴承盖,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一半腔,所述轴承盖上开设有第二半腔,所述第一半腔与所述第二半腔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二轴承腔,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半腔内,所述出油接头与所述出油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半腔连通,所述座体与所述轴承盖之间设置有第八密封件。

21、本申请提供的丝杆冷却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丝杆开设有油冷腔、与油冷腔连通的进油孔、与油冷腔连通的出油孔,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进油接头、分别连通进油接头与进油孔的第一轴承腔,配合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出油接头、分别连通出油接头与出油孔的第二轴承腔,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腔中,丝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腔中,使得冷却液可从进油接头流入第一轴承腔内,第一轴承腔内的冷却液经进油孔流入油冷腔内,再经出油孔流到第二轴承腔中,最后从出油接头流出,从而可带走丝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产生的热量,实现对丝杆、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冷却散热,防止丝杆发生热形变,提高了丝杆的传动精度与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加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组包括第一间隔套与第二间隔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缝隙的另一端正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接触,所述第一轴承腔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一间隔环与第二间隔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五密封件密封接触。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三间隔环与第四间隔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三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件,所述第四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件。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包括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腔内的轴承盖,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一半腔,所述轴承盖上开设有第二半腔,所述第一半腔与所述第二半腔连通并形成所述第二轴承腔,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半腔内,所述出油接头与所述出油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半腔连通,所述座体与所述轴承盖之间设置有第八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冷却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靠近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组包括第一间隔套与第二间隔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缝隙的另一端正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接触,所述第一轴承腔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一间隔环与第二间隔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一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间隔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丝杆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腔靠近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丝杆之间通过第五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龙李勇霖周钦泰曾一健何磊王波李剑锋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