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01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电阻膜式方式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可以防止由于导电膜的损伤而引起的坐标输入精度恶化,同时可以缩小包括框架区域的无法操作区域。面板型输入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在将第1电极板重叠在显示装置上而将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到显示装置上时,第2电极板被露出配置成在与框架区域邻接的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容许通过笔或手指等进行按压输入操作。第2电极板的第2导电膜由导电性聚合物形成。电子设备与外壳一体地具有用于将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到显示装置上的框状的安装部件。安装部件被配置于在面板型输入装置的第2电极板的第2基板的外表面上不与可输入区域重叠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板型输入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备面板型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面板型输入装置作为在个人计算机、便携信息终端(PDA)、自动存提款机(ATM)等 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通过操作者用笔或手指按压面板表面的期望位置而指示显示 装置中的二维坐标数据的输入装置而被公知。特别地,可以重叠设置在LCD (液晶显示器)、 PDP (等离子面板)、CRT (布劳恩管)等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自身具有透明的结构的面板 型输入装置被称为触摸面板而广泛利用,近年来,还实现了在具有便携电话功能的便携型 终端装置中的搭载。作为面板型输入装置的一个方式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的结构为,将分别具有透明 的绝缘基板和设置在其一个表面上的透明导电膜的一对透明电极板以导电膜之间可以导 通接触地对置且离开的相对配置而相互组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一对电极板通过沿着 双方的导电膜的外缘成带状地设置的电绝缘性的粘接剂层而以相互重叠的状态被固定。在 各电极板上,在设置有粘接剂层的区域,相互平行地离开地形成与导电膜连接的正负的一 对长方形电极(在本申请中称为平行电极对),并且与平行电极对相连接的导线隔着绝缘 层被图案化形成在导电膜上。通过形成在粘接剂层的设置区域的这种层叠结构(在本申请 中称为中间层),规定并确保了一对电极板的导电膜之间的离开距离。在两个电极板上,划 定有与中间层的设置区域对应的框架状的区域(在本申请中称为框架区域)和由框架区域 包围的可输入区域。另外在可输入区域中,在一个电极板的导电膜上,通过适当地分散配置 而设置有电绝缘性的多个点状间隔件。这些点状间隔件的作用是,抑制由于电极板的自重 等而引起的未图示的凹状的弯曲以保持两个导电膜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在电极板的某 一方在按压力下变形时容许按压部位处的导电膜之间的局部接触。在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中,一般由具有可挠性的树脂膜形成触摸操作侧(上 侧)的电极板的基板,根据用途由玻璃板、树脂板、树脂膜等构成显示装置侧(下侧)的电 极板的基板。通常使用氧化铟锡(ITO)等金属氧化物,通过真空蒸镀法或溅射法等成膜技 术,在各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导电膜。另外近年来,提出了使用导电性聚合物来形成电阻膜式 触摸面板的电极板的导电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以及3)。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导电膜 与ITO覆膜相比,耐冲击性、笔记耐久性等更优良,并且具有可以通过涂敷等简便的方法形 成的优点。在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中,在上侧电极板由树脂膜基板和ITO覆膜构成的情 况下,如果在与框架区域邻接的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进行输入操作,则上侧电极板沿着 中间层的内缘局部地弯曲而在ITO覆膜上产生过大的应力,由于重复进行操作输入而损伤ITO覆膜,由此担心坐标输入精度(即按压位置检测精度)恶化。以排除这样的担心为目 的,以往,在搭载有电阻膜式触摸面板的电子设备中,把用于将下侧电极板重叠在显示装置 上而将触摸面板安装到显示装置的安装部件(例如电子设备外壳)形成为覆盖从触摸面板 的框架区域到与其内侧邻接的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为止的框状。如果使用这 样的框状的 安装部件,物理上不易对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进行输入操作,所以可以防止沿着中间层 的内缘的ITO覆膜损伤。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01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8273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46259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中,为了防止沿着中间层的内缘的ITO覆 膜损伤,不仅仅是框架区域,而且还将与其内侧邻接的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设置为不容 许输入操作的无法操作区域而预先用框状的安装部件覆盖,将未由安装部件覆盖的内侧的 区域设为可以进行稳定输入操作的动作保证区域。另一方面,近年来,在IXD等显示装置 中,为了抑制外形尺寸的增加并扩大画面,存在沿着画面的外周形成的框架状的非显示区 域被狭小化的倾向。为了解决这样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狭小化,在触摸面板中,也要 求尽可能缩小包括框架区域的无法操作区域。但是,在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中,从防止 ITO覆膜损伤的观点来看,缩小无法操作区域(即扩过大动作保证区域)存在限制。另外, 随着电子设备的设计的多样化,代替用框状的安装部件(电子设备外壳)覆盖触摸面板的 框架区域的结构地,触摸面板自身有时也成为电子设备的外壳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 由于触摸面板的框架区域被完全露出,所以在具有ITO覆膜的以往的电阻膜式触摸面板中 无法解决该问题,而倾向于使用更昂贵的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型输入装置,可以防止在电阻膜方式的面板型输 入装置中,由于导电膜的损伤而引起的坐标输入精度恶化,同时可以缩小包括框架区域的 无法操作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优良的电子设备,可以防止在具备电阻膜 方式的面板型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中,由于面板型输入装置的导电膜的损伤而引起的坐标 输入精度恶化,同时可以缩小包括框架区域的无法操作区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板型输入装置,具备第1 电极板,具有第1基板以及设置在第1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第1导电膜;第2电极板,具有 第2基板以及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第2导电膜,且以第2导电膜能够与第1导 电膜导通接触地对置并且离开的相对配置与第1电极板组合;以及中间层,沿着相互对置 的第1以及第2导电膜的外缘成带状地设置,将第1以及第2电极板以该相对配置相互固 定,并且确保第1导电膜与第2导电膜之间的离开距离,其中,第1以及第2电极板具有包 括中间层的设置区域的框架区域、和由框架区域包围的可输入区域,其特征在于,在将第1 电极板重叠在对象物上而将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到对象物时,第2电极板被露出配置使得 在与框架区域邻接的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容许输入操作,第2电极板的第2导电膜是使 用导电性聚合物形成的。第2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1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还具备安装部件,用于 将第1电极板重叠在对象物上而将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到对象物,该安装部件被配置于在 第2电极板的第2基板的外表面上不与可输入区域重叠的位置。第3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1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具备安装部件,用于将 第1电极板重叠在对象物上而将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到对象物,安装部件未配置于第2电 极板的第2基板的外表面上。第4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1 3中的任意一个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还 具备在第1电极板的第1导电膜上分散配置的多个点状间隔件,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中 每单位面积的点状间隔件的个数少于除外缘部分外的中央部分中每单位面积的点状间隔 件的个数。第5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1 4中的任意一个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中 间层的厚度小于250 μ m。第6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1 4中的任意一个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 入装置中,可 输入区域包括用于输入坐标数据的坐标输入部;和用于输入通断切换指示的开关部,中 间层具有沿着第1以及第2导电膜的外缘成带状地设置的主部分;和从主部分延伸、将坐 标输入部和开关部隔开的延长部分。第7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第6方面记载的面板型输入装置中,第2电极板在开关部 处向外侧隆起。第8方面记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画面的显示装置;重叠设置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上述画面上的面板型输入装置;容纳上述显示装置并且支撑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的外壳;以及将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安装在上述显示装置上的安装部件,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具备:第1透明电极板,具有第1基板以及设置在该第1基板的表面上的第1导电膜,并且重叠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上述画面上;第2透明电极板,具有第2基板以及设置在该第2基板的表面上的第2导电膜,并且以该第2导电膜能够与上述第1导电膜导通接触地对置并且离开的相对配置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板组合;以及中间层,沿着相互对置的第1以及第2导电膜的外缘成带状地设置,将上述第1透明电极板与上述第2透明电极板以上述相对配置相互固定,并且确保上述第1导电膜与上述第2导电膜之间的离开距离,上述第1透明电极板以及上述第2透明电极板具有包括上述中间层的设置区域的框架区域和由该框架区域包围的可输入区域,上述第2透明电极板被露出配置使得在与上述框架区域邻接的上述可输入区域的外缘部分容许输入操作,上述第2透明电极板的上述第2导电膜是使用导电性聚合物形成的,上述安装部件由粘接剂层形成,该粘接剂层介于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的上述第1透明电极板的下端面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之间,而将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固定在上述外壳上,上述面板型输入装置的上述框架区域以及上述可输入区域整个向上述外壳的外部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美智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