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结构及污水管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00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及污水管道换热器,属于污水管道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支管用于传导污水管道的热量,所述第一壳体外部安装有丝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设置有限位机构。该装置通过丝杆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卡紧固定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固定限位,使得该装置可以在不使用螺栓和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操作较为便捷并且安装拆卸较为方便,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管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污水管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污水管道换热器通常为盘管式,安装在污水管道上,通过盘管中的导热介质吸收污水中的热量实现污水热量回收,工业生产中常使用锅炉加热产生高温蒸汽,为换热设备供热,锅炉长期使用后底部会积聚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浪费能源,因此可以对污水的热量进行提取操作。

2、现有的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20724741.2的一种易于安装的污水管道换热器,包括可拼接为圆筒状的第一、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拼接处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均设有若干支管,支管沿污水管道换热器轴向延伸且若干支管沿污水管道换热器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靠近两端端部均设有分布流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在一端设有进液管,另一端设有出液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壁上分别衬设有弹性导热片。本技术采用可开合设计,能够轻易安装在现有的污水管道上,改造过程无需拆卸污水管道,操作方便,锅炉也不需停机,不影响正常生产,内侧设有弹性导热片,安装后紧贴污水管道外壁,热交换效率高,具有弹性形变空间,通用性强。经申请人研究发现上述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该装置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的凸块配合螺栓进行锁紧,因此该装置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使用螺栓和专用工具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较为繁琐,并且在安装和拆卸操作时,操作较为不方便并且浪费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快速便捷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p>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结构及污水管道换热器,旨在改善该装置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使用螺栓和专用工具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较为繁琐,并且在安装和拆卸操作时,操作较为不方便并且浪费时间,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快速便捷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支管用于传导污水管道的热量,所述第一壳体外部安装有丝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配合卡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限位固定。

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块和丝杆,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底端,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的安装槽内壁,所述丝杆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贯穿所述安装块,所述丝杆转动使得所述移动块移动。

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块设置于l形。

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杆一侧设置有外持物,通过所述外持物传动所述丝杆。

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块和限位卡紧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底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安装盒,所述限位卡紧块滑动贯穿所述安装盒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有卡紧槽,所述限位卡紧块底端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块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卡紧槽内,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卡紧槽设置于所述移动块的侧方且所述移动块设置有适配于所述限位卡紧块形状大小的卡紧孔,所述限位卡紧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安装盒一端,通过所述拉杆拉动所述限位卡紧块,通过限位卡紧块配合所述移动块进行限位卡紧。

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卡紧块一端连接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盒内端,使得限位卡紧块在不受拉力的情况下始终对所述移动块限位。

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持物,通过所述第二外持物拉动所述拉杆。

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外持物设置为拉环。

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导热块,用于增强导热效果。

11、第二方面,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包括上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丝杆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安装结构及污水管道换热器,使用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套在污水管道外壁,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端靠近并拢,转动外持物使得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得移动块向第二安装块的卡紧槽的方向移动,同时拉动第二外持物使得拉杆带动限位卡紧块移动,使得移动块进入卡紧槽内,松开第二外持物,弹性体的弹性使得限位卡紧块复位,使得限位卡紧块配合移动块的卡紧孔对移动块进行限位卡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固定。该装置通过丝杆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配合卡紧固定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固定限位,使得该装置可以在不使用螺栓和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操作较为便捷并且安装拆卸较为方便,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支管用于传导污水管道的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部安装有丝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配合卡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块和丝杆,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底端,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的安装槽内壁,所述丝杆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贯穿所述安装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设置于L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侧设置有外持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块和限位卡紧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底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安装盒,所述限位卡紧块滑动贯穿所述安装盒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有卡紧槽,所述限位卡紧块底端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块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卡紧槽内,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卡紧槽设置于所述移动块的侧方且所述移动块设置有适配于所述限位卡紧块形状大小的卡紧孔,所述限位卡紧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安装盒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紧块一端连接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盒内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持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持物设置为拉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导热块。

10.一种污水管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设置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支管用于传导污水管道的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部安装有丝杆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配合卡紧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块和丝杆,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底端,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的安装槽内壁,所述丝杆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贯穿所述安装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设置于l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侧设置有外持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块和限位卡紧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底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乃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