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893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张拉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底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表面,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表面的侧板,所述侧板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盘,所述第一凸盘一端开设有第一楔形口。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表面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第一丝杆对第一挡板进行位置调节,调整第一挡板与侧板之间的距离,同时加压固定,使第一挡板贴合防止注浆泄露,达到满足生产不同长度柱桩的需要、保证加工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桩钢筋张拉设备,具体为一种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预制混凝土柱桩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柱桩中所使用的钢筋笼进行拉伸使柱桩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现有的拉伸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振动平台振动时,张拉板会产生跳动间隙,混凝土浆会由从张拉板底部与模具底板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影响柱桩的质量。

2、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618980u中公开了一种张拉装置,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张拉螺丝孔和张拉孔,板体上与混凝土桩模具的模具底板接触的一端设有耐高温强力磁铁,张拉板可以使得模具在振动平台上振动时牢固的吸附在模具底板上,达到避免了张拉板相对模具底板跳动问题的产生,保证了混凝土桩质量的目的。

3、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该装置仅对板体进行设计,在制造不同型号产品时该装置可能存在需要不同型号的该装置进行生产,增加了设备和安装成本,非一体化设备可能出现密封不严密,出现漏浆,且该装置未对不同长度的柱桩生产进行设计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拉装置,以解决非一体化设备可能出现密封不严密、漏浆,且该装置未对不同长度的柱桩生产进行设计考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拉装置,包括:

3、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底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第一丝杆表面;

<p>4、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表面的侧板,所述侧板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盘,所述第一凸盘一端开设有第一楔形口,所述第一楔形口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远离第一楔形块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凸盘,所述第二凸盘表面靠近第二楔形块一端开设有第二楔形口,所述第二凸盘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表面。

5、优选的,所述支撑筋远离第二楔形块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桶,所述第一支撑桶表面开设有连接口。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桶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桶,所述第一支撑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中间位置铰接有第一连接杆。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块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块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桶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桶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丝杆活动贯穿第一支撑桶并延伸至连接块中间位置。

10、优选的,所述底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一挡板底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桶一端开设有第三楔形口,所述第三楔形口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楔形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表面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第一丝杆对第一挡板进行位置调节,调整第一挡板与侧板之间的距离,同时加压固定,使第一挡板贴合防止注浆泄露,达到满足生产不同长度柱桩的需要、保证加工质量的目的;

14、2、本技术同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第二丝杆顺时针旋转,通过丝杆带动连接块向中间靠拢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产生转动,推动第一支撑桶与第二支撑桶相互远离,通过第三楔形块与第三楔形口的加紧作用对支撑筋进行拉伸,达到张拉支撑筋的目的,通过滑条限制第一挡板,使第一挡板在规定的滑道上移动,达到精确控制张拉质量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6)远离第二楔形块(18)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桶(8),所述第一支撑桶(8)表面开设有连接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桶(8)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桶(9),所述第一支撑桶(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3),所述第一固定块(23)中间位置铰接有第一连接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5)远离第一固定块(23)一端铰接有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远离第一连接杆(25)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远离连接块(26)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桶(9)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6)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22),所述第二丝杆(2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桶(9)表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第二丝杆(22)活动贯穿第一支撑桶(8)并延伸至连接块(26)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条(15),所述滑条(15)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一挡板(14)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桶(9)一端开设有第三楔形口(21),所述第三楔形口(21)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楔形块(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6)远离第二楔形块(18)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桶(8),所述第一支撑桶(8)表面开设有连接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桶(8)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桶(9),所述第一支撑桶(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3),所述第一固定块(23)中间位置铰接有第一连接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5)远离第一固定块(23)一端铰接有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远离第一连接杆(25)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远离连接块(26)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朱烨朱明峰张运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地和桩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