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843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9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光伏面板、龙骨、底座和压块,光伏面板包括边框和安装于边框上的太阳能板,边框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槽,龙骨固定于屋顶上,底座固定于龙骨上,压块通过弹性件与底座弹性连接,压块能相对于底座沿第一方向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时,弹性件能驱动压块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槽内,在解锁位置时,压块能够脱离连接槽。通过沿第一方向推动压块,即可实现边框的锁定和解锁,从而实现光伏面板的快速拆装,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由于连接槽位于边框的侧边,连接槽能对压块的部分结构进行遮挡,防止压块全部外露,从而提高了光伏系统外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的主要器件是用于获取太阳辐射能量的光伏组件。目前,光伏发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平常生活中,例如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屋顶上。

2、如图1所示,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板1′和边框2′,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屋顶上时,还需要用到龙骨4′和压块3′,即龙骨4′固定在屋顶上,压块3′通过锁紧螺栓5′固定在龙骨4′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先将锁紧螺栓5′旋松,将光伏组件放置在压块3′的下方并支撑在龙骨4′上,然后将锁紧螺栓5′旋紧,使得压块3′的端部压紧在边框2′的上表面,从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固定。首先,这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拆装过程比较繁琐,拆装效率比较低。其次,从外观上看,压块3′凸出于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压块3′全部外露设置,从而影响了整个光伏系统外观的美观性和平整性。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光伏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可以实现光伏面板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又保证了光伏系统的美观性和平整性。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光伏系统,包括:

4、光伏面板,包括太阳能板和边框,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所述边框上,所述边框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槽;

5、龙骨和底座,所述龙骨固定于屋顶上,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龙骨上;

6、压块,所述压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所述压块能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第一方向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能驱动所述压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压块能够脱离所述连接槽。

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端开口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压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滑槽的槽底,另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压块。

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拨动槽,所述拨动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压块上设置有拨动件,所述拨动件穿设于所述拨动槽且部分伸出于所述底座外表面,所述拨动件能沿所述拨动槽滑动。

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光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光伏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面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底座;

10、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一个所述压块,每个所述压块能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光伏面板的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间隔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压块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滑槽的槽底与所述压块之间均设有所述弹性件。

12、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边框包括:

13、第一支撑板;

14、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

15、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

16、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连接槽。

1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倒角,所述压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倒角滑动配合的导向斜面。

1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一竖板、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横板、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连接槽。

1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横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截面。

2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自所述第一支撑板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限定形成安装槽,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2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倒角。

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系统,在安装光伏面板时,首先向下按压边框,使得边框与压块接触,然后通过推动边框来推动压块相对于底座沿第一方向向内滑动,此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继续向下方按压边框,当压块正对连接槽的开口时,弹性件回弹,驱动压块可拆卸于连接槽内,此时压块处于锁定位置,弹性件的弹性力能够使压块稳定卡接于连接槽内,以对边框进行锁定。当需要拆卸时,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边框的一侧推动压块,使得压块脱离连接槽,此时压块处于解锁位置,以将边框解锁,然后用手抬起光伏面板即可完成拆卸。由此,可以实现光伏面板的快速安装和快速拆卸,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其次由于连接槽位于边框的侧边,因此连接槽能对压块的部分结构进行遮挡,防止压块全部外露,且从外观上看不到压块,从而提高了光伏系统外形的平整性和美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一端开口的滑槽(51),所述滑槽(5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压块(3)与所述滑槽(51)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滑槽(51)的槽底,另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压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拨动槽(52),所述拨动槽(5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滑槽(51)连通,所述压块(3)上设置有拨动件(32),所述拨动件(32)穿设于所述拨动槽(52)且部分伸出于所述底座(5)外表面,所述拨动件(32)能沿所述拨动槽(5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光伏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面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底座(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51),两个所述滑槽(51)间隔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压块(3)与对应的所述滑槽(51)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滑槽(51)的槽底与所述压块(3)之间均设有所述弹性件(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倒角(28),所述压块(3)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倒角(28)滑动配合的导向斜面(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4)包括第一竖板(241)、横板(242)和第二竖板(243),所述横板(24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所述第一竖板(2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24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所述第二竖板(24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板(24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所述横板(242)、所述第二竖板(24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连接槽(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所述横板(24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3)、所述第一竖板(241)和所述第二竖板(24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还包括第三连接板(26),所述第三连接板(26)自所述第一支撑板(21)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板(26)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1)限定形成安装槽(27),所述太阳能板(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7)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6)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倒角(2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一端开口的滑槽(51),所述滑槽(5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压块(3)与所述滑槽(51)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滑槽(51)的槽底,另一端连接或抵接于所述压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拨动槽(52),所述拨动槽(5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滑槽(51)连通,所述压块(3)上设置有拨动件(32),所述拨动件(32)穿设于所述拨动槽(52)且部分伸出于所述底座(5)外表面,所述拨动件(32)能沿所述拨动槽(5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光伏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面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底座(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51),两个所述滑槽(51)间隔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每个所述压块(3)与对应的所述滑槽(51)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滑槽(51)的槽底与所述压块(3)之间均设有所述弹性件(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倒角(28),所述压块(3)上具有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龙孙中伟于华君朱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