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退刀机构及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25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贴退刀机构以及分切机,该贴退刀机构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安装座、底刀轴、上刀轴以及驱动组件;底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底刀轴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上,底刀轴的外周套设有圆底刀;上刀轴与底刀轴呈平行设置,上刀轴的外周套设有圆切刀,圆切刀的刀刃与底刀轴相靠近,圆切刀和圆底刀沿底刀轴和上刀轴的轴向间隔设置,上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刀轴固定座内、第二刀轴固定座内,第一刀轴固定座和第二刀轴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上;驱动组件与第一上刀轴轴承座连接。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切,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贴退刀机构及分切机


技术介绍

1、锂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通常采用隔膜隔开,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在对锂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z型叠片之前,通常需要对隔膜进行分切,以使隔膜的尺寸满足叠片要求。目前通常采用分切机来实现对隔膜进行分切。

2、现有分切机的分切机构一般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呈前后平行设置的排刀辊和承接辊,排刀辊和承接辊均可相对机架转动,且承接辊可相对机架朝靠近或远离排刀辊的方向移动。排刀辊的外周套设有若干圆形切刀,承接辊的中心的外周套设有圆形底刀,通过排刀机构按照分切间距将圆形切刀和圆形底刀分别排布在排刀辊和承接辊上,使得圆形切刀和圆形底刀贴合在设定位置,对带材进行分切。但设备工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停机,此时需要圆形切刀与圆形底刀分离,即实现圆形切刀的退刀。现有分切机的排刀机构虽然可以实现该功能,但仅能对排刀辊上的圆形切刀逐个操作,退刀效率低,退刀时间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贴退刀机构及分切机,可以快速实现圆切刀与圆底刀的贴刀及退刀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贴退刀机构,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安装座、底刀轴、上刀轴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底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底刀轴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座上,所述底刀轴的外周套设有圆底刀;所述上刀轴与所述底刀轴呈平行设置,所述上刀轴的外周套设有圆切刀,所述圆切刀的刀刃与所述底刀轴相靠近,所述圆切刀和圆底刀沿底刀轴和上刀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刀轴固定座内、第二刀轴固定座内,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和第二刀轴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在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上刀轴沿其轴向往复移动,进而可带动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在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以及可带动所述圆切刀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圆切刀靠近或远离所述圆底刀。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连接杆和螺母,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座的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之外,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周,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外周面设置的外螺纹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把手位于所述螺母的一侧,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螺母连接,通过转动所述驱动把手,从而可带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的转动可带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锁定件开口,所述锁定件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定件安装孔,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定件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锁定件连接。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表尺,所述第一表尺的测头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一端盖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螺母的靠近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外周,所述螺母可相对所述第一端盖转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驱动把手位于同一侧并位于所述驱动把手的上方。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所述锁紧块具有锁紧块开口,所述锁紧块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紧块安装孔,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紧块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二端盖的顶端与第二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安装块的内腔内设有定位轴和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定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块之外并与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外周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安装块的内腔的内壁形成有限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限位块和第二端盖之间,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限位块相抵。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上刀轴与底刀轴之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度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表尺、第一杠杆和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与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内部连通且第一孔位延伸至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一孔位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二表尺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一杠杆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周并相对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表尺的测头杆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并设有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第一侧相抵,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第二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末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第二侧相抵。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杠杆上设有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孔位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上方,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孔位连通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第二侧设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导块,所述第一传导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安装位中伸出并位于所述第一孔位内,所述第一传导块的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安装座、底刀轴、上刀轴以及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连接杆和螺母,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座的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之外,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周,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外周面设置的外螺纹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把手位于所述螺母的一侧,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螺母连接,通过转动所述驱动把手,从而可带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的转动可带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锁定件开口,所述锁定件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定件安装孔,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定件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锁定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表尺,所述第一表尺的测头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一端盖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螺母的靠近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外周,所述螺母可相对所述第一端盖转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驱动把手位于同一侧并位于所述驱动把手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所述锁紧块具有锁紧块开口,所述锁紧块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紧块安装孔,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紧块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二端盖的顶端与第二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安装块的内腔内设有定位轴和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定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块之外并与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外周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安装块的内腔的内壁形成有限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内腔内并位于所述限位块和第二端盖之间,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限位块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上刀轴与底刀轴之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度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表尺、第一杠杆和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与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内部连通且第一孔位延伸至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一孔位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二表尺设置在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一杠杆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周并相对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表尺的测头杆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并设有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第一侧相抵,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第二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末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第二侧相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上设有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孔位内并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安装座、底刀轴、上刀轴以及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内设有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一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可在所述第二调节座内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连接杆和螺母,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座的通孔并伸出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之外,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周,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杆外周面设置的外螺纹螺纹配合,所述驱动把手位于所述螺母的一侧,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螺母连接,通过转动所述驱动把手,从而可带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的转动可带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沿所述上刀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锁定件开口,所述锁定件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定件安装孔,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定件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定件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所述驱动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锁定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一表尺,所述第一表尺的测头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一端盖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一端盖套设在所述螺母的靠近所述第一上刀轴轴承座的一端外周,所述螺母可相对所述第一端盖转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驱动把手位于同一侧并位于所述驱动把手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周套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座的一端,所述锁紧块具有锁紧块开口,所述锁紧块开口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锁紧块安装孔,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分别延伸至所述锁紧块的外周面,所述两个锁紧块安装孔中安装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抵接到所述螺母的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退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座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刀轴固定座的外部且第二端盖的顶端与第二刀轴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上刀轴中心的一端相抵;所述安装块的内腔内设有定位轴和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定位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块之外并与所述第二上刀轴轴承座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峰袁学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拓新能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