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67500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包括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含巯基聚合物;所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锌与含巯基聚合物中的巯基配位连接;所述含巯基聚合物选自含巯基的多肽、含巯基高分子材料或其组合;所述含巯基的多肽包括含巯基的氨基酸和靶向肽链;所述含巯基高分子材料包括巯基、靶向基团和聚合物链段;所述聚合物链段分别与巯基和靶向基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物递送纳米载体通过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药物包覆和负载,可以实现负载药物的可控释放,通过含巯基的具有靶向功能的多肽或含巯基高分子材料中的靶向基团赋予药物递送纳米载体优异的靶向性,实现将药物定向递送至病变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药物的疗效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构建具有靶向性的药物控释纳米载体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首先,可以在纳米载体的制备过程中,调控其组成、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来封装和保护药物,使一些水溶性差的药剂分子稳定地分散开来,并防止其在体内循环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内生防御机制所排出体外。其次,通过控制纳米载体的表面性质,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病变部位并可控释放出药物,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组织器官,这样解决了传统治疗手段疗效低和系统毒性等难题。目前,载药纳米颗粒的临床应用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载药纳米颗粒需要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和分散性;其次,纳米颗粒与生物体液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和免疫细胞)应具有尽量小的相互作用,以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影响药物递送效率;最后,载药纳米颗粒应具有靶向性,在提高药物递送效率的同时降低纳米颗粒在非目标组织中的积累,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现有技术中的载药纳米颗粒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因此,载药纳米颗粒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含巯基聚合物;所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锌与含巯基聚合物中的巯基配位连接;所述含巯基聚合物选自含巯基的多肽、含巯基高分子材料或其组合;所述含巯基的多肽包括含巯基的氨基酸和靶向肽链;所述含巯基高分子材料包括巯基、靶向基团和聚合物链段;所述聚合物链段分别与巯基和靶向基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选自ZIF-1、ZIF-2、ZIF-3、ZIF-4、ZIF-6、ZIF-7、ZIF-8、ZIF-10、ZIF-11、ZIF-90、MOF-5、MOF-200、MO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含巯基聚合物;所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锌与含巯基聚合物中的巯基配位连接;所述含巯基聚合物选自含巯基的多肽、含巯基高分子材料或其组合;所述含巯基的多肽包括含巯基的氨基酸和靶向肽链;所述含巯基高分子材料包括巯基、靶向基团和聚合物链段;所述聚合物链段分别与巯基和靶向基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选自zif-1、zif-2、zif-3、zif-4、zif-6、zif-7、zif-8、zif-10、zif-11、zif-90、mof-5、mof-200、mof-210、dut-3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肽链选自ser-asp-ser-ser-asp、gly-arg-gly-asp-gly或cys-gly-asn-lys-arg-thr-arg-gly-cy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基团选自叶酸、具有靶向功能的多肽、靶向抗原的抗体、糖分子、生物素或亲和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链段选自聚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雨李彦玥高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