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能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713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07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储能设备,包括电池包模块,及用于收纳电池包模块的壳体,其中,电池包模块包括电芯模组、采样板、逆变器主板,还包括用于电连接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的第一对插端子,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通过第一对插端子插拔连接。通过将逆变电路集成于逆变器主板,采样电路集成于采样板,再将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通过第一对插端子插接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这样将产品模块化,精简了产品内部结构,使产品的组装简易便捷,采用第一对插端子的插拔结构替代传统的接线结构,进一步避免接线给组装和维修带来的不便,以及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储能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现有储能设备内部通常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储能系统,从而为各类用电器提供电能。

2、但现有的储能设备内部各元器件之间主要以线材连接为主,因而在产品内部形成了冗余杂乱的线路布局,使得产品安装过程中极易出现接线错误,且不易排查,增加了安装难度。此外,繁杂的接线大量占用设备内部的空间,影响产品的散热能力,容易出现线材发热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设备内部接线导致产品安装困难和具有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储能设备,包括电池包模块,及用于收纳电池包模块的壳体,电池包模块包括:

4、电芯模组,电芯模组包括电芯;

5、采样板,集成有用于采集储能设备输出信号的采样电路,采样板与电芯模组固定连接;

6、逆变器主板,集成有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分别与采样板和电芯模组电连接;

7、还包括用于电连接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的第一对插端子,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通过第一对插端子插拔连接。

8、通过将逆变电路集成于逆变器主板,采样电路集成于采样板,再将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通过第一对插端子插接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这样将产品模块化,精简了产品内部结构,使产品的组装简易便捷,采用第一对插端子的插拔结构替代传统的接线结构,进一步避免接线给组装和维修带来的不便,以及消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包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第一导向装置用于限制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组装时的移动轨迹,以导引第一对插端子的插拔。

10、这样通过第一导向装置可实现对插端子的盲插操作,避免第一对插端子对插时由于位置出现偏差而造成针脚压弯、封装压溃的风险,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采样板与逆变器主板对插操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安装时间,实现快速拆装。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芯模组包括电芯及用于固定电芯的支架,第一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的第一导向柱,及设置于逆变器主板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柱沿逆变器主板插拔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孔相适配。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采样板的第一端子公头,和固定设置于逆变器主板的第一端子母头,第一端子公头与第一端子母头相适配,第一端子公头与第一端子母头插拔方向垂直于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

13、这样通过将第一端子公头与第一端子母头的插拔方向设定为垂直于逆变器主板和采样板,以使完成组装后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相互平行,使得二者之间结构更为紧凑,优化产品内部布局,实现产品小型化。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面板模块,和用于电连接面板模块与电池包模块的转接板,面板模块设有与电池包模块电连接的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面板模块及电池包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对插端子及第三对插端子与转接板插拔连接,以使面板模块和电池包模块通过转接板电连接。

15、通过将储能设备分为电池包模块、面板模块及转接板三个部分,实现产品整体的模块化组装,进一步精简了产品内部结构,使产品的组装更为便捷。且由第二对插端子和第三对插端子将面板模块、转接板及电池包模块三者电连接,形成完整的储能系统,三者位置上的组装工程与电路连接过程同步完成,通过第二对插端子和第三对插端子的插拔结构替代传统的接线结构,进一步避免接线给组装和维修带来的不便,同时消除接线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模块包括与所述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电连接的控制板,所述第二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第二端子母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第二端子公头;所述第三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第三端子母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三端子公头;所述第二端子母头与所述第三端子母头电连接。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端子母头及第三端子母头的插拔方向与控制板及逆变器主板表面平行,并与转接板表面垂直,且控制板与逆变器主板相平行的插接于转接板表面。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端子母头及第三端子母头设置于转接板的同一侧。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限定面板模块安装时的移动轨迹,以使其与转接板通过第二对插端子插拔连接的第二导向装置。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限定电池包模块安装时的移动轨迹,以使其与转接板通过第三对插端子插拔连接的第三导向装置。

21、本申请所用开的储能设备,电池包模块内部的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通过第一对插端子插接,面板模块及电池包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对插端子及第三对插端子与转接板插拔连接,这样使得产品内部模块化,各模块通过对插端子进行插接,既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组装,又避免接线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池包模块,以及用于收纳所述电池包模块的壳体,所述电池包模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用于限制所述逆变器主板与所述采样板组装时的移动轨迹,以导引所述第一对插端子的插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及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支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导向柱,及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逆变器主板插拔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采样板的第一端子公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一端子母头,所述第一端子公头与所述第一端子母头相适配,所述第一端子公头与所述第一端子母头插拔方向垂直于所述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模块,和用于电连接所述面板模块与所述电池包模块的转接板,所述面板模块设有与所述电池包模块电连接的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所述面板模块及所述电池包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对插端子及第三对插端子与所述转接板插拔连接,以使所述面板模块和所述电池包模块通过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模块包括与所述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电连接的控制板,所述第二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第二端子母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第二端子公头;所述第三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第三端子母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三端子公头;所述第二端子母头与所述第三端子母头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母头及所述第三端子母头的插拔方向与所述控制板及所述逆变器主板表面平行,并与转接板表面垂直,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逆变器主板相平行的插接于所述转接板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母头及第三端子母头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面板模块安装时的移动轨迹,以使其与所述转接板通过第二对插端子插拔连接的第二导向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电池包模块安装时的移动轨迹,以使其与所述转接板通过第三对插端子插拔连接的第三导向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包括电池包模块,以及用于收纳所述电池包模块的壳体,所述电池包模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模块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用于限制所述逆变器主板与所述采样板组装时的移动轨迹,以导引所述第一对插端子的插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及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支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第一导向柱,及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逆变器主板插拔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插端子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采样板的第一端子公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逆变器主板的第一端子母头,所述第一端子公头与所述第一端子母头相适配,所述第一端子公头与所述第一端子母头插拔方向垂直于所述逆变器主板与采样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模块,和用于电连接所述面板模块与所述电池包模块的转接板,所述面板模块设有与所述电池包模块电连接的输入单元及输出单元,所述面板模块及所述电池包模块分别通过第二对插端子及第三对插端子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相柱游永亮李耀君黎香壮黄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