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设备,具体为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
技术介绍
1、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2、当前,抛光机难以根据抛光面积进行适应性的抛光,需不断调整抛光区域打抛光个工件抛光区域,同时难以根据工件表面凹凸状态进行同步时抛光,抛光效率较低。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包括机体和抛光盘,所述机体的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平台,所述机体的后侧上表面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位置调整的辅调组件,所述辅调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底块,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块,所述底块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侧竖框,且侧竖框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侧竖框之间设置有中框,且中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高度调整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螺纹杆、衔接套板和集合杆,且固定块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衔接套板,所述集合杆滑动设置于侧竖框和中
3、进一步的,所述跟随组件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辅助框,且第二辅助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辅助框与跟随组件为一一对应分布。
4、进一步的,一组所述衔接套板与第二辅助框为固定连接,且第二辅助框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且辅助板内部中部安装有第二气杆。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杆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接杆体,转接杆体的端部与一组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一组所述固定块与中框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前后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延伸板,且延伸板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送料板。
8、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波纹管,且波纹管的端部设置有水泵。
9、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端部设置有侧置框,且侧置框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所述侧置框的内部一端安装有导管。
10、进一步的,所述集合框体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集合框体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板呈“口”字型结构,且辅助板与底座呈一体化结构,所述侧竖框和中框顶部开设有预留孔。
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通过调节组件的设计,便于根据加工件厚度调整与固定块相连接组件的高度,有利于根据加工件表面的凹凸情况事先调整抛光主盘和抛光盘之间的高度差,便于同步对具有高度差的加工件进行同步抛光,无需单独抛光具有高度差的加工件区域,有效增加对加工件的抛光效率。
14、2.该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通过跟随组件的设计,能够在抛光主盘抛光基础上利用抛光盘扩展对加工件的抛光面积,能够有效提高对加工件的抛光效率,另外能够根据抛光区域对抛光面积进行调整,便于通过第一气杆的设计控制转接轴和侧置齿轮关于第二辅助框内部的距离,便于根据加工件抛光区域快速调整抛光面积,增加抛光灵活性。
15、3.该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通过辅调组件的设计,通过底座内部电动推杆的设计能够带动与底块相接的侧竖框向着中框靠近,便于控制中置齿轮与侧置齿轮啮合状态,有利于根据加工件的面积节对抛光面积进行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包括机体(1)和抛光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平台(2),所述机体(1)的后侧上表面安装有底座(26),且底座(2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位置调整的辅调组件(27),所述辅调组件(27)包括电动推杆(2701)和底块(2702),且电动推杆(2701)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块(2702),所述底块(2702)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侧竖框(16),且侧竖框(16)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侧竖框(16)之间设置有中框(17),且中框(1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高度调整的调节组件(15),所述调节组件(15)包括固定块(1501)、螺纹杆(1502)、衔接套板(1503)和集合杆(1504),且固定块(1501)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502),所述螺纹杆(1502)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衔接套板(1503),所述集合杆(1504)滑动设置于侧竖框(16)和中框(17)顶部,一组所述衔接套板(150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辅助框(9),且第一辅助框(9)一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30),且丝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组件(1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辅助框(10),且第二辅助框(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辅助框(10)与跟随组件(11)为一一对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衔接套板(1503)与第二辅助框(10)为固定连接,且第二辅助框(10)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6)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板(7),且辅助板(7)内部中部安装有第二气杆(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杆(18)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接杆体(19),转接杆体(19)的端部与一组所述固定块(1501)固定连接,一组所述固定块(1501)与中框(17)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前后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延伸板(28),且延伸板(28)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送料板(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波纹管(5),且波纹管(5)的端部设置有水泵(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的端部设置有侧置框(3),且侧置框(3)的内部设置有滤板(4),所述侧置框(3)的内部一端安装有导管(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框体(20)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集合框体(20)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2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7)呈“口”字型结构,且辅助板(7)与底座(26)呈一体化结构,所述侧竖框(16)和中框(17)顶部开设有预留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压力可控的钛合金抛光机,包括机体(1)和抛光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平台(2),所述机体(1)的后侧上表面安装有底座(26),且底座(2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位置调整的辅调组件(27),所述辅调组件(27)包括电动推杆(2701)和底块(2702),且电动推杆(2701)的输出端安装有底块(2702),所述底块(2702)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侧竖框(16),且侧竖框(16)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侧竖框(16)之间设置有中框(17),且中框(1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高度调整的调节组件(15),所述调节组件(15)包括固定块(1501)、螺纹杆(1502)、衔接套板(1503)和集合杆(1504),且固定块(1501)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502),所述螺纹杆(1502)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衔接套板(1503),所述集合杆(1504)滑动设置于侧竖框(16)和中框(17)顶部,一组所述衔接套板(150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辅助框(9),且第一辅助框(9)一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30),且丝杆(30)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螺纹套(31),所述螺纹套(3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杆(32),所述螺纹套(3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柱(33),且连接柱(33)的底部设置有集合框体(20),所述集合框体(20)顶部中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1),且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的底部连接有抛光主盘(24),所述驱动轴(23)外表面远离抛光主盘(24)的底部设置有中置齿轮(25),所述中置齿轮(2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用于辅助抛光的跟随组件(11),且跟随组件(11)包括第一气杆(1101)、转接轴(1102)和侧置齿轮(1103),所述第一气杆(1101)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接轴(1102),且转接轴(1102)的底部转动设置有侧置齿轮(1103),所述侧置齿轮(1103)底部中部安装有连轴(12),所述抛光盘(13)设置于连轴(1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纳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