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边大学专利>正文

检测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68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将盐酸、蒸馏水与正硅酸四乙酯、六水硝酸镍(3.42 g)混合作为催化剂,对碳纳米纤维/碳纤维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增加活性位点,高温条件下进行生长,增强碳纳米纤维/碳纤维的刚性,进行等离子处理,使表面的活性位点增强附着能力。改性碳纳米材料经过附着金纳米颗粒为P‑3/P‑4适配体提供良好的附着位点,利用末端进行标记MCH巯基己醇形成Au‑s键,形成特异性的空间位点,对于黄曲霉毒素B1有极好的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通过孵育黄曲霉毒素B1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变化说明电极材料的结合变化,实现对于黄曲霉毒素的痕量级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和电化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检测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检测黄曲霉毒素b1方法。


技术介绍

1、检测afb1的典型技术目前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然而,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成本高、程序复杂,远远不能满足快速高效检测要求。电化学方法因其操作简单、试剂用量低、动态范围宽、检出限低、成本低、灵敏度和选择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简单和低成本效益的电化学方法制备贵金属适配体传感器,结合适配体目标的高选择性而被广泛选择。因此,本项目旨在cnf表面采用电沉积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能灵敏特异性检测黄曲霉素b1(afb1)的电化学传感器,响应国家食品安全的政策,顺应改善食品环境的国际趋势,起到保护食品环境安全的目的。

2、近年来,黄曲霉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有突出进展,本专利技术通过耦合比例策略提高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重点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进行电化学传感策略对于黄曲霉毒素进行特异性灵敏电化学检测。基于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判断黄曲霉毒素b1结合核酸适配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催化剂处理碳纤维为用表面活性剂P123乙醇溶液洗涤步骤1)活化的碳纤维;然后浸入催化剂溶液中12 h后,均匀分散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与氢气和乙炔进行反应得到碳纳米纤维为:将步骤2)得到的碳纤维置于管式炉中,用氮气吹除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引入H2;0.5 h后,加入C2H2,保持温度1 h后,停止C2H2和H2流动,在N2气氛下冷却至25℃。</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催化剂处理碳纤维为用表面活性剂p123乙醇溶液洗涤步骤1)活化的碳纤维;然后浸入催化剂溶液中12 h后,均匀分散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与氢气和乙炔进行反应得到碳纳米纤维为:将步骤2)得到的碳纤维置于管式炉中,用氮气吹除空气,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引入h2;0.5 h后,加入c2h2,保持温度1 h后,停止c2h2和h2流动,在n2气氛下冷却至25℃。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4氮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龙月刘滨豪姜金池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