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旭虎专利>正文

地质模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45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试验台面水平面至垂直面旋转的地质模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提供一种为后续的模型切割、搬运等工艺环节提供前提条件的装置。其整体翻转框架包括旋转支架(16)、翻转机构、旋转轴及底板(12),模型起升装置包括底部气缸(8)、小平台升降台,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由圆锥滚子轴承蜗杆、模型转动轴等主要部件装配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由周围框板、侧板(22)、底板(12)及模型拖板(23)组成。在完成构造变形后,实验模型(24)需要切割搬运。边侧板(5)与侧板(22)之间设有侧面动力杆(3),底板(12)为一个平板,并设有升降机构。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可以实现地质构造模拟试验材料填装、垂直面内构造变形模拟和模型取出等工艺环节,整体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方便,符合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试验台面水平面至垂直面旋转的地质模 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地质学家研究地层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 制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目前,地质构造模拟中所用的构造模拟实验装置大多是依据相 似性理论,通过控制运动或力等参数对实验模型进行加载变形实验,实现模拟或反演不同 样式的地质构造成因的设备,设备主体多采用特制的实验容器,在容器内铺设多层不同特 性的实验材料通过应力加载来模拟构造形成过程,研究地质构造的成因和演化机理,对地 质构造的成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地质试验模拟设备,主 要由试验台体、台面、加载单元、容器等组成。现有的地质构造模拟台,其台面多为水平面内 固定结构,无法真实再现沿垂直地质剖面的构造模拟试验,同时地质试验人员每次实验过 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来实现模型的搬运和移位等操作,很难保证模型的完整性和不破坏实 验模型。实验环节的这些人为因素和不可控影响,造成实验模型形状破坏和尺寸不规整无 法实现定量化控制,无法准确解释垂直面内重力影响下的构造变形过程的定量模拟,限制 了地质家采用实验手段来分析实际地质现象,造成了理论与实验的脱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目前地质构造实验模拟装置无法模拟 地质垂直剖面内重力影响因素下的地质构造模拟问题,同时兼顾材料的填装和构造变形后 地质模型的取出、搬运问题,本专利技术重点研制了地质构造模拟起升旋转装置,对满足地质模 拟试验材料的填装、垂直面内实现动力和运动控制参数的构造变形试验过程控制和地质构 造模型的取出、搬运等工艺环节,具有灵活的实验过程可控性和试验环节的可操作性,同时 为地质家分析和研究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定量化模拟提供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实验模拟平 台。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试验台面水平面至垂直面的0° 90°的旋转,满足地质模拟构造 试验填装试验介质材料和取出模型的基本要求,装置底部设计有模型起升装置,实现将地 质模型体顶出托起的功能,为后续的模型切割、搬运等工艺环节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技术 方案是地质构造变形试验准备阶段,地质模拟实验台位于位于水平面0°位置,由试验人 员加装实验材料并压实,由于台面为水平位置,方便试验人员加装不同性质的实验材料和 实验介质,在完成材料添加的实验步骤后,试验台可实现沿旋转轴的整体翻转至垂直面内 90°位置,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实验步骤完成构造变形试验,地质家可直观的观测到地质剖 面上不同地层的沉降变形过程,考虑到后续的模型封装和制作地质模型样本的要求,台面 可翻转至水平面内0°位置,取走观测面板后,控制底部的起升顶出气缸完成地质模型的托 起动作,为后续搬运工艺环节提供很好的前提基础。地质模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包括整 体翻转框架、模型起升装置、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组合试验台面,整体翻转框架包括旋转 支架、翻转机构、旋转轴及底板,模型起升装置包括底部气缸、小平台升降台,模拟试验台翻 转机构由圆锥滚子轴承蜗杆模型转动轴蜗杆和手柄盘及手柄等主要部件装配组成,组合试 验台面由周围框板、侧板、底板及模型拖板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的模型拖板嵌套在底板中, 侧板由两块12#槽钢组合焊接而成,侧板设有动力加载杆,动力加载杆与槽钢的槽相应,侧 板还设有与动力加载杆相应的拆卸洞,边侧板与侧板之间设有侧面动力杆,底板为由中间3小方形平台和四周框板组合成的一个平板,中间小方形平台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 气缸,气缸作用于模型拖板。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可以实现地质构造模拟试验材料填装、垂 直面内构造变形模拟和模型取出等工艺环节,特别是将分散的工艺环节集成到一起,减少 人为手工参与的影响因素,地质模拟试验起升翻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制 造方便,符合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可在地质构造模拟领域大规模推广利用,为地质家提供了 开放式的实验平台。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装配图;附图2是地质模拟试验台翻转装置结构图;附图3是组合试验台面结构图;附图4是地质模型搬运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图中1.轴承座,2.旋转轴,3.侧面动力杆,4.周围框板,5.边 侧板,6.上下动力杆,7.组合模块(含基本组合模块和角度组合模块),8.气缸,9.小平台 升降平台,10.底部支撑轴,11.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2.底板,13.前部观测面板,14.上压 板及钢化玻璃,15.翻转机构,16.旋转支架,17.圆锥滚子轴承,18.蜗杆,19.模型转动轴, 20.涡轮,21.手柄盘及手柄,22.侧板,23.模型拖板,24.实验模型。地质模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包括整体翻转框架、模型起升装置、模拟试验台翻 转机构、组合试验台面,整体翻转框架包括旋转支架16、翻转机构15、旋转轴2及底板12, 模型起升装置包括底部气缸8、小平台升降台9,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由圆锥滚子轴承17蜗 杆18模型转动轴19蜗杆20和手柄盘及手柄21等主要部件装配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由周 围框板4、侧板22、底板12及模型拖板23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的模型拖板23嵌套在底板12 中,侧板22由两块12#槽钢组合焊接而成,侧板22设有动力加载杆,动力加载杆与槽钢的 槽相应,侧板22还设有与动力加载杆相应的拆卸洞,边侧板5与侧板22之间设有侧面动力 杆3,底板12为由中间小方形平台和四周框板组合成的一个平板,中间小方形平台设有升 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气缸8,气缸8作用于模型拖板23。在图1中旋转支架16、翻转机构15、旋转轴2及底板12共同组成了地质模型切割 装置的整体翻转框架结构;底部气缸8、小平台升降台9为地质模型起升装置主体部件。构 造变形填料阶段,试验台底板12位于构造变形水平面0°位置,地质试验人员首先完成侧 板5、动力杆3、6以及组合模块7的安装,然后往实验区域添加实验介质,最后加装前部观 测面板13。然后,试验台整体翻转至垂直90°位置,通过控制上下动力杆3和左右动力杆 6完成构造变形,等需要取出模型时可控制起升装置完成模型顶出的工艺动作。在图2中地质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由圆锥滚子轴承17蜗杆18模型转动轴19蜗 杆20和手柄盘及手柄21等主要部件装配组成。地质人员根据实验需要,可手动摇动手柄 盘及手柄21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带动试验台整体沿旋转轴2实现翻转的功能,此装 置可实现水平面至垂直面间0 90°任意位置自锁功能,满足地质试验的要求,其中蜗轮 蜗杆采用标准的蜗轮蜗杆结构,减少设计加工费用,此种设计方案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 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省人力和物力,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在图3中,组合试验台面结构由周围框板4、侧板22、底板12及模型拖板23组成。 其中模型拖板23嵌套在底板12中,侧板22采用两块12#槽钢组合焊接而成,侧板上的动 力加载杆可在内槽内移动并锁紧,侧板上设计有动力加载杆的拆卸洞,可从拆卸洞内移出动力加载杆,底板12主要为模型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底板由中间小方形平台和四周框板组 合成的一个平板,当模型构造变形完成后,可卸去周围框板,经切整后,保留中间小方形平 台。中间小方形平台设计带有升降机构,模型构造变形完成后,可通过升降机构将中间小方 形平台升起移走。此种结构方案设计可靠性高,加工制造方便。 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模拟试验台起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翻转框架、模型起升装置、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组合试验台面,整体翻转框架包括旋转支架(16)、翻转机构(15)、旋转轴(2)及底板(12),模型起升装置包括底部气缸(8)、小平台升降台(9),模拟试验台翻转机构由圆锥滚子轴承(17)蜗杆(18)模型转动轴(19)蜗杆(20)和手柄盘及手柄(21)等主要部件装配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由周围框板(4)、侧板(22)、底板(12)及模型拖板(23)组成,组合试验台面的模型拖板(23)嵌套在底板(12)中,侧板(22)由两块12#槽钢组合焊接而成,侧板(22)设有动力加载杆,动力加载杆与槽钢的槽相应,侧板(22)还设有与动力加载杆相应的拆卸洞,边侧板(5)与侧板(22)之间设有侧面动力杆(3),底板(12)为由中间小方形平台和四周框板组合成的一个平板,中间小方形平台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气缸(8),气缸(8)作用于模型拖板(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风贵任旭虎王永诗杨磊郝雪峰王心刚石砥石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任旭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